洗排骨用热水还是冷水?
用冷水。最好先将排骨清洗一下,然后放血水泡30分钟,再洗。血水基本上就除尽了,肉也洗干净了。
血水的成因和解决办法:1、牲口在宰杀前,由于受到各种应激因素刺激,体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都会急剧升高,这些激素会使肌肉中的糖元无氧代谢产生乳酸。正常情况下,肌肉中糖元代谢产生乳酸后,会与钠离子结合生成乳酸钠,使肌肉呈现弱酸性(PH6.2—6.4),肌内糖元代谢产生的乳酸钠(每千克肌肉中约含10多毫克)是保证肉质鲜嫩的重要物质。当动物宰杀后,由于肌内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肌内酶的作用,使肌肉中的蛋白质(肌红蛋)被破坏,肌红蛋白失去了与氧结合的能力,使氧气进一步得不到补充,肌肉组织处于缺氧状态,而其中血液中的氧也被消耗殆尽,因而肌肉组织中还原型的血红蛋白增多,导致肉色暗红,同时,蛋白质在酸性环境中极易游离出氨基酸(氨基酸有鲜味),肉的持水力(肌肉组织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加之肌肉处于酸性环境(宰后肌肉由于糖元无氧代谢会产生相当数量的乳酸,pH值可达到5.4—5.6),会严重抑制肌肉内酶(主要是氧化酶)的活性,而酶的活性下降又制约着血液的氧化,血液呈暗红色,在肌肉中大量沉积,肌肉发生脱水收缩和僵硬,加之酸性代谢产物的积累,导致肉质老化和失去鲜味。
2、牲口在宰杀前,由于长期缺乏运动或饲养条件差以及受到各种应激因素(起捕、装笼、装卸、惊吓等)的刺激,体内长期存在缺氧状态,肌肉组织中的糖元被大量耗竭,使糖元无氧代谢后产生的乳酸钠严重不足,影响了肉质的鲜嫩性。与此同时,血液也由于缺氧而呈暗红色。这种牲口宰杀后更容易产生血水和肉质老化现象。
3、牲口在宰杀后到给胴体降温之前,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冷却处理,或冷却处理的时间太短,导致胴体温度下降不够,而此时由于环境温度和胴体温度都相对较高,造成宰后微生物和尸体自身携带的微生物(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大量繁殖,同时内源性酶(氧化酶、磷酸酶等)也十分活跃,在其作用下,导致肌肉中血红蛋白和血浆(血清)蛋白分解破坏使血液不能被充分利用而大量游离出来。
4、牲口宰杀后,由于在排酸过程中温度较低,导致血管收缩,使部分血液不能流入血管腔内,而肌肉组织中仍存有较多的乳酸,肌肉内的血液又得不到氧的补充,肌肉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因而产生大量呈暗红色的血液得不到充分的回流,部分血液与乳酸及渗出液混合后游离出来形成血水,混浊肉。
肉在冷却排酸过程中,产生血水混浊肉,不仅降低了肉的外观质量,而且更加剧了肉质的劣变,影响了其商品价值和口味,同时由于血水流失过多,还使水分含量降低,给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牲口宰后的冷却排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