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基金怎么投资的?
196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在他的《货币、信用与商业周期》中讨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金本位下的“流动偏好”,并证明了一旦流动性偏好形成,不论是否实行金本位,都会导致通货膨胀。在理论上,为了抑制通胀,政府必须提高税收和利率来减少需求,或者增加供给以降低价格。 但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让凯恩斯主义风靡一时。凯恩斯认为当时通货紧缩,失业率高涨,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他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使用,甚至不惜以赤字的方式来扩大开支,拉动需求增长。
凯恩斯的主张在当时没有产生什么效果。到了70年代,欧美各国又陷入滞涨的困境之中。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被再次提起。当时英国采取的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政策,而意大利采用的政策更为激进,凯恩斯本人都大为赞叹。 事实上,凯恩斯自己的理论存在一个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那就是关于长期平均利率水平。按照凯恩斯的理论,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长期利率应该是不断波动的。但事实上,长期利率是处于下降趋势的。凯恩斯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他的理论中需要引入“绝对利息率”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无论风险和不确定性如何,人们总是愿意为借贷资本支付一个固定的利率。凯恩斯认为这个数值大约是5%左右。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表明,这个数值应当是负值且接近于零。于是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的价值就大大折扣了。
1974到1976年间,欧美各国确实采取了凯恩斯式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收效甚微。70年代后兴起的供给学派则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约束作用,同样没有收到明显的成效。 最后还是弗里德曼的宏观经济学说取得了胜利。美国从70年代的滞涨转入90年代的繁荣,靠的就是持续的高经济增长和高利率。凯恩斯的思想虽然未能完全付诸实践,但其影响仍然极为深远。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在凯恩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