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叶酸有没有副作用?
叶酸,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绿色植物中含量丰富,动物脏器及水果中也存在。 叶酸参与体内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对细胞分裂、生长、病毒DNA复制都有重要影响。对于妊娠期妇女,叶酸的重要性更不容马虎——孕期缺乏叶酸可能导致胎儿发生神经管缺陷,出现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肢端畸形等严重后果。
从备孕开始,我国优生优育指南就明确要求补充叶酸,剂量是400微克/天。 有读者会说,我吃的叶酸片可是0.4毫克/片的,是不是吃错了? 其实没有错。叶酸有三种形式:四氢叶酸(THF)、5-甲基四氢叶酸(5MT)和甲硫氨酸(SA),三者代谢途径相似,但在体内都可以互相转换。
0.4毫克的叶酸制剂含有5-甲基四氢叶酸。孕妇服用0.4毫克的叶酸制剂相当于服用了3125微克的5-甲基四氢叶酸,这个剂量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除了叶酸制剂外,还有一些富含叶酸的食物。比如菠菜、莴苣、猕猴桃、柠檬、橘子、草莓、樱桃等,都属于叶酸优质来源,应该适量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叶酸对人体正常发育和免疫机制很重要,但是过量摄入叶酸可能引起的毒性反应也是存在的。 例如,长期过量摄入叶酸可能会干扰锌的代谢,导致缺锌;如果母亲孕期大量摄入叶酸,婴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而儿童摄入过多叶酸则会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相关症状。 虽然叶酸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但我们仍然需要注意科学补剂,防止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