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五行中属什么?
“五”是个数字,也是古人用来记时的方法之一(一辰四刻为一戌); “行”是道路,引申为做事、处事的意思。 《礼记·曲礼》中说:“行不远频跪拜之礼。”可见行指走路时,要屈腿前行,每走一段路都需跪拜以表尊敬。 所以“五行”合起来的意思是: 按照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这样排序的五种物质或行为。
金木水火土,被称为“五行”,是因为它们各自的身体特点: 由于时间、地点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古人在划分五行时,各代的五行归属不尽相同,如: 在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里,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 “阴阳五行之说,自汉代以来,治者尊信之。其实此说极无根据……然其言金木水火土,本五脏之所主: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故曰:‘木火土金水’,此五行相传之次也。今人不知此意,乱分东西,岂不谬哉!”“木火土金水”正是后来一直沿用至今的五行顺序。 所以你看,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其实是基于现实的物质基础并做了简化处理的哲学概念,它与我们现在常说的“金木水火土”的排列方式一样,是为了解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为什么有的可分有的不可分的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