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大脑几个月发育好?
怀孕3个月,宝宝的大脑开始迅速发展,到了6个月后会达到成一个成人大脑的60%,而1岁宝宝的脑重量能达成人的90%; 到3岁时,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连成一体了,因此3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造成大脑损伤而导致智力低下。 所以孕期和婴幼儿期(0-3岁)的科学喂养和大脑发育密切相关。
孕期的营养对宝宝的大脑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孕期缺乏营养物质,比如叶酸、钙、铁、锌等,不仅会导致胎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出现宫内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出生后神经行为方面的缺陷,比如学习能力差,多动症等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补充任何维生素或矿物质都不是剂量越多越好,需要根据机体需求来补充,切记盲目大补。
除了叶酸,我国目前也加强了孕妇钙、铁、锌等营养素摄入的指导,在妊娠早期,准妈妈就要多进食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为宝宝的大脑提供充足的“粮草”。 对于孕期易缺钙的准妈妈来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营养补充剂。但需要注意,补钙并非剂量越大越好,过量补钙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还可能引起便秘。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50g(可替换海鲜类,如鱼类250g)、鸡蛋1个、酸奶1杯、新鲜蔬菜300g、水果200g等。
每天一杯奶,保证每日所需的钙摄入。 但需注意的是,孕期补钙不要过量,否则会影响消化功能,出现便秘。 还可以适当进食干果,促进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例如核桃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脑部功能有促进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食用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应适量,因大豆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如果生食不易消化,还可能导致腹泻。 而含钙丰富的坚果类食物还有榛子、腰果等,妈妈们都可以适当进食。
人的一生中,人的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候是胎儿期后三个月和出生后第一年。有人计算过,胎儿期后三个月,即妊娠第七个月到足月时,胎儿脑重约为成人脑重的1/5,即225克左右。当胎儿出生时,即出生后第一个月时,脑重可增加到近450克,约相当于成人大脑重量的2/5,即增加了1倍。
如果与刚出生时相比,5岁时大约可再增长1/2,到青春期时大约可再增长1/3,直到20岁左右,脑重才达成人脑重的水平。由此看来,出生后到长大成人1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大脑的重量只增加了1倍多,不及胎儿后三个月和出生后第一年的增长多。
从细胞学的角度来看,胎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分裂在妊娠5~7个月达到高峰,8~9月龄时约有90%~97%的神经细胞已完全分裂出来。在胎儿期,神经细胞分裂出来的速度很快,出生时,神经细胞数已近400亿个,这与成人的细胞数相等,出生以后,神经细胞分裂基本停止。所以有人认为,胎儿的大脑发育在7个月左右时已基本完成。其实不然,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虽然已分裂出来,体积也已经很大,而且神经纤维也与成人的相仿,但是神经细胞的分化还不完善。
与神经细胞发育相伴随的是髓鞘生成也迅速增长。正常小儿生后4个月开始即有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足月产儿在生后6个月内即可完成85%~90%有髓鞘神经的发育,18个月时可达100%,而早产儿达100%需要42个月,即3年半以上。所以,从神经发育方面看来,小儿应在学龄前应完全结束,但实际上,在学习和环境适应方面,与成人还有很大差距。一般认为,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突起的完全发育和树状化需要小鼠8周、猫4周、人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