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片儿童能吃吗?
叶酸是B族维生素中的一个,因其重要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生理功能而被人们广泛了解并喜爱。 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在体内的浓度很高,约20%可经尿液排出;另外40%与甘氨酸结合形成复合物由胆道、肠道排出;另有少量以甲硫胺素的形式随粪便排出。 尽管叶酸在体内存在量较高,但其来源并不丰富,只有肝脏和肾脏中含量较多,而其他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则微乎其微[1-3]。
(一)、预防神经管缺陷 叶酸是最先被发现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B族维生素之一,早在19世纪就有文献记载其具有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进而导致小儿畸形的作用。 叶酸通过影响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参与机体新陈代谢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在细胞增殖、组织分化和器官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缺乏就可能引起细胞突变,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在孕期,尤其是备孕阶段及时补充叶酸可以显著降低婴儿神经管缺陷的风险。有数据显示,孕前适当增补叶酸,可降低50%—70%神经管缺陷儿出生的风险。在孕期按时补充叶酸还可减少新生儿脊柱裂、无脑儿等缺陷的发生率。
(二)、防治贫血 叶酸最经典的药用价值就是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因为人体对于叶酸的吸收和利用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加之妊娠期母体对叶酸的需求量较大,若不能从食物中充分摄取,就容易出现供给不足。 如果女性在准备怀孕或刚怀孕时缺少叶酸,不仅可能患巨幼细胞性贫血,还有可能会出现唇腭裂、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不良后果。因此在育龄期女性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
叶酸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起到预防白血病等多种癌症的作用[6]。 但要注意的是,摄入叶酸过量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如干扰抗凝药和口服降血糖药的代谢,还会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服用叶酸一定要遵医嘱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