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的作用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相互协调的。 推拿作为一种外治的疗法,它主要通过外力作用,产生生物力学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生物力学效应主要是指对经络穴位的机械刺激通过反射途径使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对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产生影响。 例如,对头部或颈部穴位的按摩,可使颅脑内的血流量增加,改善脑组织的供血状况,提高大脑的机能,对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症有比较好的疗效;对肩胛部的穴位进行推拿可治疗颈椎病;对胸部、腰骶部及下肢部的穴位按摩,可以疏通经气,达到治疗脏腑疾病和肢体功能障得的目的。
现代研究也表明,推拿通过手法的刺激,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淋巴细胞的变形活力有所增强,促进炎症的吸收。同时还可引起大脑皮层的一些区域功能发生变化,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并出现有关激素的分泌量改变,进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病症都适合于推拿治疗。例如骨折早期或创伤急性期、出血性疾病、患有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者,都不宜用推拿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