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同性相生吗?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某一种物质或某一类物质的五种。这个概念是古人从自然界中概括出来的,用来表示自然界中某些现象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的规律性。它被用以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并由此而产生了《周易》、中医等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它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基础。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
1.相生——是指五行之中,一行的力量若果弱了,就会受到其他四行的资助,从而增强它的力量。比如,木生于水,是因为水生木,当木遇到水多成灾的时候,就可以找到生机的根源,从而使木得救;又比如,金能生水,水多金沉,金就失去作用了,这时就要“土生金”,也就是要培养土的实力,让土来制约水的泛滥,这样金就能发挥作用了。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与“我生”的两方面的关系,既互有依赖,互为因果,又可相互转化。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
2.相克——则是相反的意思,五行中的某一行去抑制另一个行。土克水,是因为水多土流,水无所不往,如果土太弱的话,就会被水浇灭;又因为金由土而生,如果土太强的话,金就无法发展。所以,五行中的相生相克,不是单向的行动,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相互制约的过程,也正是阴阳平衡的过程。
3.制化——“制”就是限制,“化”指的是化解。五行的相生相克,其结果并不是简单的加和减,而是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只有当五行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时,自然界的变化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否则就会出现极盛或极衰的情况。五行之间的制化,是在维持着某种动态下的一种平衡。 我们可以这样说: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五行相克,则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协调,保持平衡;五行制化,就是指五行之间相互约束,保持平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