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前羊后的生肖是什么生肖?
“子前寅后”是指农历的冬至,是北半球夜晚最长的一天。随着白昼的逐步缩短,阴阳之气开始转为阴气盛阳气弱,万物生机潜伏;子时(23点-1点)一阳升发,万物勃发。 在古人看来,这一天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非常非常重要。
那在这一天之前,是什么决定了万物生机的潜伏和生发呢?就是节气中的小寒和大寒。而大寒和小寒,又恰好都是在农历十二月,所以我们又把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所以“鼠前羊后”实际上就是指的小寒和大寒节气。 立春以后,白天逐渐延长,万物生机蓬勃。
如果一定要找个生肖来象征“阴极而生阳”这个概念的话,那就只能是乌龟了。因为龟虽然是冷血动物,但是它在冬眠时却是属于“阴极而生阳”的状态,就像古人描绘的那样“蛰虫盖土,雄雉振羽”,所以古人用乌龟来象征“鼠前羊后”。
在十二生肖里,排“鼠”前面的是“猪”,排“羊”后面的是“猴”!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被赋予了深广的含义。
2019年是猪年,2020年是鼠年,2021年是牛年,2022年是虎年,2023年是兔年,2024年是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