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的成语有哪些?
一字之师有三个同名成语典故,第一个说的的是郑谷改齐已“春风满洛城”为“春风吹洛城”一例;第二个说的是和尚齐己《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一句,由于郑谷改了一个字而使诗的平仄和意境大为改观,齐己便称郑谷为“一字之师”;第三个出自宋代惠洪《冷斋夜话》:“‘群门下谚语曰:累行如牛,累心如鹅,一斗累母,二 斗累爷,三 斗累杀君王社稷。’齐已有诗曰:‘好鸟出求食,清早失天明’。谷尚友曰:‘明’字未稳,宜云‘曙’。齐己得之,降阶执弟子礼曰:‘吾为天下语师,唯谷能易一字。’”
一字千金源自吕不韦,吕不韦在秦国当丞相的时候,组织了一大批人撰写《吕氏春秋》,并把书置于道馆、酒店,还宣布,只要有人能够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增加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给他价值千金的黄金。后来,大家都知道《吕氏春秋》这本书是不可更改的了,就称《吕氏春秋》为“尽善尽美”的著作了。
一字师,指能纠正一个字而使人钦佩的老师。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九“张文潜幼有俊才,未冠,忽得一联云:‘小斋藏月向深溪,夜半风摇霜竹响。’隐几熟视,搔首惊跃。问二老曰:‘当更一字。’翁曰:‘夜半未稳。’妻曰:‘风摇亦粗。’其妻兄教以月字侧其句,作‘深溪藏月夜,霜竹响风摇。’此翁乃字之焉。后十年中,游江湖,入长安,至岐山,有人以手加额曰:‘昔有二贤妇,育天下一奇儿,安得不见之。’问之,乃老杜之子也。延之登堂,教诲,尽见其前辈书。张以所作请。其妻之兄曰:‘可。’以二子妻之,复携以见老杜。杜一见欢然,曰:‘吾家麟趾也。’张因问曰:‘小儿偶作一联,蒙翁与小君及翁姊鼎力,今见前辈,敢求一字之师。’杜问之,张具先时语,且曰:‘今翁与小君,妻之兄,改去。’杜曰:‘子之句佳矣,但未稳耳。月如无“深溪藏”之句,则“夜半”亦泛常语尔,何足云奇?风摇与霜竹,非对偶尔。’张曰:‘当易以何字?’杜曰:‘夜半风生,霜竹冷作响。’张叹曰:‘诚一字之师也。’后数年,南游金陵,谒王荆公。公一见如旧。张以所业示之,荆公曰:‘昔杜少陵以一字之故,尽天下奇男子。’张曰:‘岂以少陵一字师耶?’荆公开卷视之曰:‘当改。’张曰:‘愿闻命。’荆公曰:‘老杜本非稳帖,今只更‘生’字便佳矣。’张于是一字师有三矣。后名满天下,荆公荐于朝,且曰:‘今之奇男子也。’”
一字之师是关于改诗的一个成语典故,语本《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七:“李太尉德裕镇蜀之日,延纳俊髦,倾心礼待。唐末王卧云致尧为西蜀八仙……太尉德裕尝出新诗,题一字为一字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