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的原因?
股权投资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所有权,也就是说投资者购买的是“期待”而不是“实物”;其次这种投资一般具有长期性(3年以上)和高风险(可能损失全部本金)的特点;最后它的一般收益要高于债券和银行贷款,虽然风险大,但机会也大。 因此人们常说的“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在这里是有所根据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正比”并不表示前者增加10%,后者就必然增加10%,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不严格的。
既然股权投资的风险和报酬都这么高,为什么还要进行这种投资呢?其原因主要有: (1)很多创新型的公司由于刚开始运营不久,业绩未明,是很难用传统的债权方式进行融资的,而股票由于作为所有权的一种象征,是可以自由转让的,从而可以成为这些公司的首选融资工具;
(2)很多成熟期的企业由于盈利稳定、现金流良好,是有很好的债券发行资格的,但是股票却未必能发得出来。这时候如果先用股权投资的方式获得对这些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利用控股权对其实施债务重组,把未来现金盈余向债权人的转移以较低的成本转化为股权的溢价,显然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3)在很多情况,尤其是新兴市场,由于信息披露不够透明,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也难以验证,债券市场的发展也不够完善,人们对某些行业的风险以及收益的判断往往存在偏见。在这种情况下,股权作为一种相对而言比较“廉价”的投资方式就有了存在的空间——因为它的风险虽然高,但不确定性也高;而且一旦成功,获得的收益也会相对较大。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实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经济转型,许多上市公司实际上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投资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较差的人很容易受到投机风气的影响,盲目跟风,从而使得股价被不断推高。从这一点来看,进行适度的股权投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