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属于五行之中的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古人如何区分万物(包括人)的属性。 先秦的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属性的,这些属性可以归结为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这就是“五行”的源头。
《礼记·月令》中有这样一段话: “孟春之月,招摇 list 指辰,行于春分,立春后十五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孟夏之日,荧惑 list 指丙,行於立夏,小满后十五日,雷乃发声,蜻蜓始羽; 孟秋之月,辰星 list 指庚,行於立秋,处暑后十五日,凉风至,白露降; 孟冬之月,冬至,小寒后十五日,水始冰,地始冻。”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每个月都有一个特别的星辰,在月中的时候,会到达某个位置,然后过了半个月之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古代的天文学家观察了这个现象之后,就给每个星辰都冠上了“五行”的属性。例如,他们发现火星在月中的时候会沿着某一个轨道运行,于是将火星的特征归为“阳刚”“炎上”,同时给火星下了这样的定义:“其色赤,其形尖,其性燥,其情烈,其道疾,其德威,其命穷。”
其实这五行,就是基于“象”而进行归纳的。因为月亮每天绕地球一圈多,所以半个月以后,就会换一颗星辰当“领导”。每月初一大亮的星辰,就会变化一次。在一个月之中,天上的星辰像是走马灯一样循环往复。
当然,这种“五行的属性”和现代科学完全无关。但是,这种观念却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并且深刻在我们的语言中,比如形容一个人性格急躁会用“火”“燎”,形容身体强壮会用“土”“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