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训在进步吗?

禄一轩禄一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进步是肯定的,但问题同样很多且十分突出。 先说说进步吧,以我的经历来看,至少中甲和中乙的水平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记得我12年参加省运会的时候,代表的是当地职业队,虽然最终未能夺冠,可我和几位队友在那届比赛中的出色发挥还是引起了省会市级体校教练的注意;两年后我来到市体校,尽管由于年龄太小被其他专业队退回来,可我在门将位置上的表现依然让人印象深刻(当时我们那个小组最强悍的对手就是省体育运动学校的梯队);之后进入大学,因为学校有足系,所以有机会参加院队训练,与职业球员的差距越来越小,对抗中也能逐渐展现出一些特点——如出球速度快、选位准、抗干扰能力强等;再然后来到北京,机缘巧合下加入一只业余强队,与多名前职业联赛球员同场竞技,水平提升的速度开始加快,传球、盘带、射门等各种技术也逐渐得以展现和升华。所以,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中国的青训体系在稳步提高。

再说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基础扎实程度的不同,第二是选拔人才的机制,第三才是培养模式的问题。 首先谈第一点,这里的扎实程度并非指脚下功夫,而是体能和耐力,以及意志力。我见过太多天赋异禀的球员,脚下技术非常漂亮,传威胁球的能力很强,可就是没有体力撑全场,七十分钟后就完全脱力,这种选手一旦遇到硬仗就完全派不上用场。相反,有些球员基本功不是很强,可意志品质好,体能足,在大场上照样能发挥出应有水平甚至超常发挥。所以我总是说,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不仅是选手的水平高低,还有他的体能状况以及意志力是否坚强。

第二点是选拔人才的方式,这点我觉得国内做的并不好,有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就是因为未被及时发现而与职业生涯失之交臂。像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些是我亲自发掘的,有些则是他们主动找我练习,我发现后推荐给俱乐部或者专业队,可是对方认为条件不够成熟没有选。其实,如果早两年或早三年推荐,或许这些孩子就可以提前签约,提前起步了。

最后来说第三个原因,这个原因包含的内容较多较复杂,有教练的因素,也有资金投入的因素。简单的来说,青训建设需要投入,且呈螺旋式增长趋势,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青训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寿齐贤寿齐贤优质答主

在教育部主导的校园足球和中国足球协会主导的社会青训共同努力下,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长,青训教练员、裁判员水平稳步提升,青训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在青少年足球人口方面,教育部从2016年起在全国遴选32个试验区和6959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2018年,试验区已增至1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38个地市,特色校增至24126所,较2015年增加了2.2倍。2018年教育部已将校园足球经费从2015年的5000万元增加至8.5亿元。2018年9月,教育部与中国足球协会签署《校园足球场地对外开放和校园足球兼职教师选聘合作协议》将通过场地资源共建共享和兼职教师互聘等多种举措,着力推动校园足球和青训体系融合发展,进一步助力我国青训事业快速发展。社会青训方面,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俱乐部、企业、个人积极参与推进青训事业,青训机构从2015年的595家增加至2018年的1646家,增长了1.76倍。随着足球运动的加速推广及校园足球与社会青训体系的融合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规模正稳步、有序增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