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哪天适合安灶台?
灶君,又称“灶王爷”、“灶神”,是中国民间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神之一。在道教神话系统中,他是玉皇大帝的侍臣。灶君是由人类演化而来,原是人类中的贤达之士,聪明能干之人,得到玉帝的特别传谕,负责管理人间的饮食,让人民生活无忧。由于灶君管得很宽,几乎涉及到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受到了人民的广泛敬仰和爱戴。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是灶君的圣诞之日(有的说腊月二十三),又称为“小年”。这一天主要进行祭祀活动。旧时,一般在腊月二十三前后,人们会将灶台清理干净,然后摆上祭品,点香祭拜。而在年三十晚上,则会再次摆放好果品,点燃蜡烛,虔诚地等候着灶王的来临…… 至于新灶台的安放和旧灶台拆除,则没有太多的禁忌,只要注意安全和避免伤人之虞即可。
至于新建厨房,放灶的位置以不在横梁下为宜。因为传统住宅讲究天圆地方,厨房属西方,有火神降临之意,故不宜有梁。如果实在避不开横梁,可用假花或装饰物将其遮挡起来。而旧厨房的改造,只要不破坏原来的地基和承重墙,从风水上来说并无太大问题。不过,需要注意不要将灶台移至被水槽,否则会有漏财之虞。 如果要移动灶台位置的话,最好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而且宜在上午或者下午进行。在移动之前,可将生石灰洒在需要挪动的台面上,然后用湿布擦拭一遍,再重新抹平;或者用粘土、水泥、沙子混合后糊在台上,待干后再用水清洗干净,这样就能大大减少移动时的困难程度。
灶神,道教尊神,也称“灶君”、“灶王爷”、“司命真君”,中国民间管他叫做灶公,灶君,老灶爷等。在百姓心中,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在人间“九天东厨司命总公张元伯君”,代表玉皇大帝行使职能,专门考察一家人善恶和饮食情况,人们便尊之为灶神,并修有小庙供奉。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大年初一回到灶君庙,在腊月二十三至除夕期间,会驾着神马下界巡行察看每家每户的善恶等情况,向玉皇大帝如实报告后,玉皇大帝再依据灶王爷的报告对各家降福行罚。人们在正月初五前,把灶神的画像张贴到灶屋的供桌上方,每日焚香、烧纸,供奉牲醴,或以水果、糕点、鱼肉,或以豆腐清供以示尊敬,求灶神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吉利,日子越来越和美兴旺。可见人们在安灶台时,一定要选好黄道吉日,才肯动手去做。
灶属于木质易腐烂的家具电器,人们把“灶”谐音为“遭”,“有灶”,谐音“有灾”,同时“安灶”与“难”谐音,有不幸的意思,选日子时必须避灾就吉,忌讳犯冲犯刑,根据传统习俗是五黄当日及五黄当日所乘的驿马忌用。就是农历除正月初五、初六、十五、十六、二十五、二十六这6天;阳历除正月初五、初六、十三、十四、二十一、二十二这6天。其他日子皆宜,并没有明确的几点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等等规定。人们在选定安灶台的具体日期上,多为本命年或属相年和生肖用神的吉祥日子,吉祥日又称吉庆日,在这吉祥喜庆之日,人们安灶修灶修炉灶,寓意日子红红火火。
人们按传统习俗,在逢吉安灶台时,讲究“头东向南为上;其次头南向北;头北向南;头西向南。”忌讳“头南向西;头东向北;头北向东;头西向北;头北向西;头南向东。头西向东。”安灶有三忌:一忌床对灶,二忌灶对窗,三忌灶对井。因此,安灶台一定要避免以上的忌讳。
在民间,人们认为灶台与人的身体脏器相对应,灶台的底座相当于人的肚子,灶台口相当于人的嘴巴,烟道和烟筒相当于人的咽喉,锅台相当于人的肝脏。所以,在安新灶台时,有新主先上灶烧一锅水的讲究,在烧水过程中,任何人不能断火加柴,要一气呵成地将水烧开,否则会招来口舌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