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用土带什么颜色?
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运动的。 五行中的“行”指的是运行、运动的意思。五行的每个字都带有“行”字。水在流,火在升,木在长,金在敛,土在满。这是古代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也是一种动态的观察。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世界是由四种基本粒子构成的,它们都是动态的。电子在加速,光子在传播,夸克-胶子的色荷在产生色中微子,质子和中子通过弱相互作用而衰变....。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周易》里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地理以揆吉凶。”意思是说,我们要通过观察天象的变化来了解自然界的演化,要通过对大地的勘察来推断地下埋藏的情况。其实,这里所说的天地就包含了自然界的万物,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观察研究天上飞的鸟,水中游的鱼,还要看地上跑的兽,更要仔细观察各种各样的人,因为这是最重要的观测对象。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就会有所呼,有所吸,就会动感情,就会生气,就会有七情六欲,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于是人就有了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脏之气有生发和收引的性质,在正常状态下,各个脏器的阴阳是平衡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某一脏腑的阳气亢盛或阴气偏盛,从而导致阴阳失衡,则会出现病态。这时就可以从身体的外围——肤色,发色,眼睛的颜色来看是否存在失调的现象。 如果肝阳上亢,人的脾气就容易暴躁;肺阳旺盛,人就特别怕风;脾阳亢进,人会变得肥胖;肾阳充足,人的骨骼肌肉就会强大有力;心阳不振,人的面色就会暗淡无光。反之,就会出现阴盛阳虚现象,人的身材就会消瘦,体质就会变得虚弱起来。需要说明的是,人的五行并不可能完全均衡,总会有一个偏旺的脏腑,这就是命属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