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连增的原因?

阿子淇阿子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这里没有权威的数据,只是根据一些公开的信息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中国是全球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因为人口多),还是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因为人均粮食占有量和消耗量都不算太低)。

从1978年到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增加了5.6倍,比全球同期粮食增产至少多出了4倍。 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几个方面吧。

一是中国实行的政策是“重农业、轻工业”,也就是把主要资源和投资都向农业倾斜,用补贴和地价等方式鼓励农民种地。在农业税还没有取消的时候,种粮还有税费的负担,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种粮或者少种粮多种经济作物。农业税取消了以后,种粮又变成了一种“合算”的事情,所以农业(特别是水稻)生产迅速恢复并提高。

二是在政策引导之下,耕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水稻面积在不断增加。我生活在西南地区,记得小时候稻田是很常见的,但是后来逐渐被各种经济林所代替,现在又想重新改造回来种植水稻。就是各种荒地,水塘等等都被开垦出来种植水稻了。

三是化肥,农药和机械等各种现代化工具的使用,让单位产量的成本降低,效率增加。

四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优质的粮食种子和种植技术对中国的影响,虽然会有部分流失到国外,但毕竟是先进的。比如杂交稻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单产水平。

目前来说,中国的粮食问题还是处于“数量不足”向“数量过剩”转变的阶段,尤其是玉米和小麦供过于求的现象已经比较严重,因此价格很低甚至有时会出现倒贴钱的情况。而大米则是供不应求,价格很高。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是“有基础”的,毕竟我们有18亿亩耕地,而且继续增加的可能性也很大;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政策和金融的支持等。都是我国粮食产能提升的因素。

麻萧雅麻萧雅优质答主

一、政策和投入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以来,粮食补贴总量、良种补贴水平不断提高,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对产粮大县、产粮大省实行奖励,国家还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储备政策、粮食流通体系政策等。

二、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得到加强。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通过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加强灌区建设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三、科技创新和推广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大力实施粮食科技创新战略,2011-2015年,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由34.3万个增加至36.1万个。在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2013-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快提高。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1-2015年,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种植大户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大规模涌现,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增长,产前产后服务、服务外包、土地流转等粮食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五、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2011-2015年,全国农用地面积稳定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日益提升,2015年已达到1.15万亿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