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涵五行属什么?
1、博:上博下广,与“采”字通,本义即收集,引申指学识渊博的(学问家);又用来比喻广泛,如博学多才。 《说文》:“博,広也。”《晋书·武帝纪论》:“学不为师,无宜世博。”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王元美(嘉猷)为文,好用偶句及排比法……诗既工成,自念少失师授,未免有错讹,故又博采古人之意,参之今文,校其异同,自唐贤五言古律,下至宋人七言绝句,无非折衷乎是。”
2、涵:包含涵养。《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知力行,终始如一,如是则复命自强,日新其德。”《庄子·天下》:“夫玄圣素王,道大而又大,而明伯仲尼者,惟天祐子,可与适道。”
3、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个五行不是中医里面的五行。 据现代考古发现,汉字“行”的起源符号就是“一”“二”,即金木并行的意思。后来才出现“十”“干”等符号表示“水”“火”“土”。
因此五行其实是金木水火土,而不是现在中医所说的金水木火土。 五行的顺序,在东汉的书籍里开始出现“水火木金土”,可能是以太阳为中心的自转公转导致的排列组合。宋朝以后大多书籍和说法都是“金水木火土”,可能因为地球公转的缘故。至于为什么,书上没讲。我猜有可能跟四季交替有关的,比如春天木旺,夏天火旺,秋天金旺,冬天水旺,每年循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