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股权?
中国的股份全部来源于国资,而外资股则包括境内外资和境外股东两类;前者主要投资于非上市企业,后者可以购买境内外上市公司股票。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底,在内地的外资企业已达59.87万家。其中,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有3.56万家,占外资企业的比例仅为6%左右。这意味着其他94%的外资企业均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或个体工商户(简称个转企)。
目前,我国对于内资企业的登记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实收制,而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却实行的是注册资本认缴制,即企业在申请注册登记时,不需要将注册资本从公司账户转入公司的验资账户,无需进行实际验资,只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即可。
这种制度上的区别造成了内外资企业融资能力的差别。由于没有“钱”进入企业的银行账户,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无法像内资企业一样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或其他方式融资。很多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是以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商标等作价出资的,但这些知识产权一旦投入生产成为商品后,其销售收入是要交税的。这样,虽然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看上去不用交所得税,但实际上却要交纳增值税和营业税。这些以智力资本出资的企业也无法像内资企业一样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这实际上对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另一方面,随着注册资本实缴制度的实施,如果投资者不能及时、足额地缴纳出资,不仅会受到工商局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触犯刑法。这对于原本就以认缴形式出现的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又是一个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