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和属相的区别?
区别大了去了!!! 先说结论,八字和生肖都是中国术数学说的基础理论体系,二者关系密切但并不完全一致。 而六曜、十二时辰、十二生肖等等则属于古代华夏族天文学说的内容,与术数学科虽有交叉但并无紧密联系。 如果一定要类比一个西方的学术概念的话,或许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为不同研究领域的几个学科体系,其中:
1.十二地支相当于农历中的十二个月,而十二时辰则是这十二月所包含的天数;
2.十天干对应于现在公历月份中的十一天(闰月不单独算),而八星宿则分别对应于现在的八个干支;
3.二十八宿与十二辰构成了现在的时间单位“时”与“刻”(现在的一昼夜分成二十四小时、一个小时又分成了六十分钟、每一分钟又划分成六十秒);
4.十二地支与奇偶之数组成了“五行”的概念(子寅卯辰巳中,一阳居四阴之中故为木;午未申酉戌中,一阴居四阳之间故为火;亥丑寅卯辰中,阳数居四阴位为土;巳午未申酉中,阴数居四时位为金;亥子丑寅卯中,阳数居四阴位为水;辰戍丑未申酉午巳,阴阳互见为土)
5.最后,由天干地支与六曜、二十四节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法系统用来计算时间的流逝。 这个时间概念是古人建立宇宙观的基础,所以可以认为时间观念是在中国文明起源时期就确立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而在术数领域里,由于阴阳五行说有着极强的延展性,所以才有了《周易》“天人感应”“河图洛书”……等等繁杂玄妙的术语来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
至于生肖,那更是早已经在汉族民间成为一种习俗传承至今了。 在上古时代,人们根据不同的节气安排农事活动,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演历史进程和社会规律(比如春秋公羊学派所理解的周礼就是按照“五行”生克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
到了汉代,人们用更具体的方法来计算日晷投影在方位上的时刻——这就是著名的“十二辰”,又称“十二枝”,每枝代表两个时辰。
从子时至卯时,每一个时辰分为上、下两半,各含三个“枝”——因此一个时辰总共包含六个支。每个枝代表两个小时,上下各含三个三十分钟的时段。 最后将一昼一夜分为二十个时段,每个段三十分钟——也就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一小时。 上古时期的劳动人民真是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