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话好听?
先摆结论,个人认为北京话好听主要因为四声齐全且调式多样 (注:“四声”是就普通话的四声,而不同于北方方言的“阴、阳、去、入”四声) 再具体点的话,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原因:
1.北京话有全浊上声字;
2.北京话有三音节的调类;
3.北京话的入声字能舒化。
先说第一点,我个人非常赞同李行健先生的说法,北京话中全浊塞音的字多数作上声韵尾,在句末起着停顿和强调的作用——这似乎也影响了北京话的语流音变。例如: 你吃饭了吗? 吃了。 我没吃。 真能吃啊! 再说第二点,三音节调类的存在使得北京话能够表达更为丰富的语义态度和情感色彩,这在普通话里也是很难做到的。如例: 张大哥,早啊! 今天星期天,您还上班儿呢。 上完这班儿,我就该轮休了。 要不是咱俩住得近,换别人早就烦了。 最后说第三点,可能是由于普通话大量吸收外来词的缘故,导致很多原本属入声的字变成了舒声字,这种情况在北京话里是不存在的,所以使得入声字舒化的效果在北京话里有所体现。同样以“吃”字为例: 吃饭(s-) 吃饭(sǐ) 好吃(hào) 好吃(chī) 不吃(bú chī) 没吃(méi chī) 请吃(qǐng chī) 请吃(qǐng sì) 以上句子分别表现了说话人对于“吃”这个字的不同语气色彩,以及听者所感受到的说话人的不同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