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思世界杯为啥没进?
国足选错了路,走偏了 曾经有足协领导在采访中说到,我们不想把国足变成一个赚钱的工具,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一个品牌,打造足球文化。 当时看到这句话,觉得十分可笑。现在想起,却觉冷笑不起来。
什么是足球文化?大英帝国踢球是为了搞垄断、抢地盘(殖民地)、虐黑人,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和体系。南美那些国家踢球是为了摆脱混社会的命运,证明自己是个爷们。日韩踢球是为了能在西方人面前站起来不低下头走路,而非洲那片大陆绝大多数国家的球员都是为了吃饱饭不再挨打。而我们呢?我们在足球里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小脚女人穿高跟鞋,试图跳着舞步走进现代文明社会;是男人留着长发,穿着紧身裤,顶着“阴阳人”的称号,企图融入女性主导的世界;还是某些领导说,足球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应该大力扶持... 我们为什么踢足球?为了强身健体?别逗了,哪个职业运动员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托付给一个“强身健体”的项目上?他们选择这条路,无非是因为这条路上能给他们带来金钱、名誉和社会地位。而中国球员除了少数几个佼佼者,大多数人都不会踢到退役,甚至不会有长期留在职业联赛赛场上工作的机会,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球员为什么要选择足球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
因为热爱吗?开国际玩笑!但凡有些其他选项,他们也不会选择这条几乎注定失败的道路。所以,归根结底,是中国没有真正理解足球这项运动的本质是什么,想从这项运动中获取什么。 如果中国真的想把足球当做一项体育运动对待,那就请遵循体育的基本逻辑,从基层开始选拔人才,进行科学的训练,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给予运动员选择的自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极少数人筛选出来,然后集中资源全力培养,指望这些极少数的人能突破人才成长的“瓶颈”,打破技术封锁,成为赛场上的无间道。
如果中国真的想把足球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那就请遵循商业的逻辑,用市场的方法培育消费者,引导舆论风向,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而不是指望着几场胜利就能够一举成名,一夜暴富;也不是靠少数人的拼命就能换取球迷的眼泪、掌声和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