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牌香烟有几种?
说起北京烟,大多数人可能不太熟。它曾是京产香烟中的佼佼者,与万宝路、骆驼并称“洋烟三剑客”;也曾是北京人自己的品牌,在70年代和80年代几乎被独霸了北京卷烟市场。 然而现在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么曾经风光一时的北京烟到底经历了什么呢?让我们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看看这个品牌的诞生与发展吧! 北京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9年的华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英美烟草公司和红塔集团共同出资建立。
成立之初,公司主要在华北地区生产与销售烟草制品。在抗战胜利后及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进口烟叶的限制和中苏关系的变化,华北烟草公司开始转向国内原料供应,并先后收购了河北白沙烟草厂和北京卷烟厂,产品以中低端的“北京”牌香烟为主,价格实惠,适合民众消费。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拥有粮票和钱票的普通人很难买到新鲜食材,而香烟则是人人都有机会尝试的奢侈品。许多厂商都瞄准了这个契机,纷纷推出自己的香烟品牌。
除了我们熟悉的“红塔山”“阿诗玛”外,还有很多如今已经消失或很少见的牌子,比如“长春”、“巨力”、“大光”、“四海”等等。这些品牌大多以地方命名的,可见当时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烟草产业,希望以此提供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北京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它是由北京卷烟厂于1970年研发出的自主品牌的香烟。第一款北京烟叫做“北京(软)”,随后又推出了“北京(硬)”、“北京(黄)”等品种,颜色和价钱各有不同,供选择的人群也有区分。其中“北京(硬)”价格在2.5元一包,属于中低价位的香烟;“北 京(黄)”的价格为4元,比“北京(硬)”要贵一些。虽然价格略有差别,但这几款北京的烟气都非常醇厚,余味干净,深受当时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外国香烟品牌涌入中国市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北京烟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改变。于是,新的“北京69”问世了。
与原来的老“北京”相比,“北京69”做了很多改进,包装上更加华丽精致,烟支用料也更加讲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有竞争力,“北京69”打起了价格战,一包只需10元钱,比起万宝路等国外品牌便宜多了,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然而好景不长,伴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建立,中国烟草进行了大规模资源整合,不少小烟厂都被关停。“北京69”也未能幸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虽然之后北京卷烟厂又推出了“新北京”牌香烟,但因为商标侵权的问题,这款烟只能改名为“长城”继续生产。不过这个名字也很有特色,暗示了“长城”是无敌的,让人不由联想到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们。 “中华”、“芙蓉王”、“玉溪”如今依然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再看到那熟悉的“BEIJING”字样时,是否又会勾起你对往昔时代的回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