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用什么色温最好?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叫做「色温」,这个概念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指光的颜色温度,也就是表示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中,波长小于 500nm 的辐射能所占的比例。 而人眼对不同色温的光源刺激会将其分为不同的色系——蓝色系、黄色系和红橙色。以色温作为指标来描述光线颜色是最基本的一个单位。 在日常照明中,人们一般会将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结合起来考虑。而室内光线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灯光,因此了解不同色温下光的视觉效果是很重要的。 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多个颜色混合而成,如果把它们中的几种单独提取出来,会发现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色温,也就是每种单色的色温是不同的。其中亮度最高的波长集中在 360-420nm,属于蓝光;其次为 610-720nm,属红光;再次为 430-600nm,属黄光。
从上图可直观的看到,在不同色温区间内,人眼中的色彩感知是有差别的。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空间场景对光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对于卧室来说,由于一天中有很大时间比例是在这里度过的,而且卧室的功能不仅限于睡眠,因此它的光线环境应该是柔和、舒适、温馨,让人放松的。所以,在卧室里使用低色温光源是很必要的,这会为人营造出一个温馨、静谧的氛围。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低的色温会增加人的疲劳感觉,从而影响休息。因而,对于卧室的光线设计来说,最合适的色温范围是在 2700K-3500K之间。
以上都是基于人眼对不同色温的光线的感知给出的建议,但你知道不同年龄的人群对光线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吗? 有研究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是会逐渐降低的。也就是说,老年人相比年轻人会更喜欢明亮的光线。对于老人居住的房间而言,亮度和色温都可以适当提高一些。
除了上述因素外,灯具的选择(如灯罩的形状)以及光源的品牌也会影响最终的光线效果。如果希望获得更精准的效果,建议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