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的作用是什么?
现在的人由于长期久坐、久站,或是由于不正确的睡姿,导致出现颈肩不适,腰背酸痛的病患越来越多。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当身体某个部位觉得累了、酸了,或者感觉有点发麻发木的时候,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摩就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主要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人体的经络,从而起到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 人体的经络就像是一座座桥梁和通道,连接着五脏六腑;而穴位则是这些经络上的节点。
当我们对穴位进行刺激之后,它可以传递信号给脏腑,进而改变其功能状态。如果我们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那么气血就会凝滞,经络也会因此受阻,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病。而按摩的正作用就在于能打通这些瘀阻的部位。 除了疏通经络之外,按摩还有活血止痛、消炎消肿的作用。当人体患有劳损性病变时,局部的组织会出现水肿、充血甚至渗出,如果对这些病灶区域进行按摩,则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的循环,稀释淤积的血夜,并带走致痛的物质,最后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
当然,对于不同体质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按摩手法。对于婴幼儿患者则应避免使用强力挤压或用力提拉的动作,以预防婴幼儿骨关节脱臼;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则应控制好力度,避免过度推拿而引起损伤。
保健按摩的作用,在中医界已形成较一致的认识,归纳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 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按推作用于人体体表的适当部位,由神经的“本体感受”系统向中枢神经系传入兴奋,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各神经部的整合,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出神经纤维调节内脏活动,达到调节心血管、消化、呼吸系统功能的目的。另外,由感觉系统传向大脑皮层的神经冲动,可引起思想活动变化或影响睡眠。
二、 能影响机体的激素分泌水平。按摩通过对人体体表适当部位的刺激,可以使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腺体分泌激素的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人体全身性的变化。
三、 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按摩通过对合谷、足三里等穴位的刺激,可调节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对因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的急、慢性疾病,有防治作用。
四、 能解除肌痉挛,缓解肌挛缩。通过对肌的直接推拿、按压和牵伸,可使痉挛的肌松弛;另外,推拿时产生热效应和力的良性刺激,使肌紧张减轻,肌挛缩得以缓解。
五、 能疏通经络,行血气。按摩对肌、肌筋膜、皮肤、血管神经束起直接作用,使淤血散开,血液畅通,营养加强,水肿消退,筋骨强壮。
六、 能增加胃肠功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七、 能调节内分泌。按摩时刺激中枢神经后,影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腺体分泌功能发生变化。
八、 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按摩能改善与提高人体肌细胞的代谢能力和蛋白酶活力,具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