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五行属木还是金?

经薇彤经薇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字源上来看,“纸”字的金文、小篆写法,都像是在描述把丝织品割碎、捣烂后经过漂洗的过程,可见“纸”的本义是指用来书写的丝织品;而“帛”的字形演变则像是在描述把丝织品撕裂的过程(如图),因此“帛”的本义指较粗糙的丝织品。《周礼》中记载的“束帛”和“纳币”中的“帛”都是指较粗的丝织物。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丝部》中解释“帛”的意义时说: “帛,缯也。从丝省。” 又因为先秦时丝绸主要产于蜀地,所以古书上常以“蜀布”“蜀锦”代称丝绸。“纸”与“帛”都指丝绸,然而“纸”是比较细的丝织品,“帛”则是比较粗的丝织品。

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情况:一是东汉以后,纸张的制作技术逐渐传向南方,蜀地的造纸术传到江西、浙江等地,二是由于东汉政府对丝织业实行专卖,打击私产,使得民间用丝绸的比例迅速下降,进而刺激了纸和帛的使用。这二点因素,让丝绸这一本来区分度明显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材质——纸帛。

《晋书·礼仪志上》中说: “凡朝会、祭祀、宾客之礼,大裘而冕……其缎表之以彩,絮用绵丝。今但纸上为之,施五色,杂采结花,锦纹绣迹。” 此时“纸帛”的概念已开始泛指一切可以书写的纤维制品,甚至包括纸笔。隋唐时期开始使用“纸札”来称呼所有书写材料,并一直沿用至元代。

明代宋应星所著 《天工开物·纱縠篇》 中称: “凡笔墨纸砚之类,皆自宋元以来,专诸巷制为行业,故今俗呼曰‘文房四宝’。” 这里的“文房四宝”实际上就是指古代的“纸札”。“纸札”所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今天所说的“纸”,还包括古代的各种丝织品以及植绒等材料。因此我们可以说,“纸”属木,亦属金。

楼婧浩楼婧浩优质答主

五行学说根据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宇宙发生论)而产生。中国古代的宇宙观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气的凝聚与消散,而气有阴阳之分。根据中国古代朴素的以观察自然万物为依据的多样的宇宙发生论(五材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五行学说又进一步将构成世界的气的两种形式即阴和阳细分,将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过程归纳为两种形式,即“生”与“克”(包括“制”和“侮”)。这样,在气的阴阳两大类下又划分了木、火、土、金、水等五个阶段,使气的生成变化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过程,从而形成“五行生克”理论。

用五行来说明万事万物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方法,就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特征,它承认世界上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认为世界在总体上是多样的统一。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反映了事物在对立统一过程中,其联系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约束性、节律性。这些认识都含有辩证的因素。然而,五行学说过分强调了客观世界中物质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同一性,忽视了规律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它仅仅把宇宙中各种多样的过程和变化归结为生和克两种形式。因此,它用以说明、解释、推演和判断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变化的机制是不充分的、有局限性的,在逻辑上也难免出现矛盾。

用五行学说阐释自然界的诸多事物和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归纳到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中去,而每一类又有相生和相克的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五行的生克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一规律用以说明脏腑之间及脏腑与形体以及各种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等。

所谓五行,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概括宇宙万物的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的体系。宇宙中任何事物都可以以五行的属性来归类,以说明和阐述其性能和特点。如在空间上,以东方、南方、中央、西方、北方配五脏;在方位上以东、南、中、西、北五方配五行;在人体上,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代表的组织结构和以角、征、商、宫、羽为特性的生理特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