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怎么决定的?
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科学界推出了一项“人类基因图谱”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简单地说,这个计划就是想通过DNA序列来识别所有对人类有意义的基因,并寻找这些基因对造成人类独特性的影响。 在进行这项研究的时候,科学家们遇到了一个无法解释的难题:他们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一个区域存在重复的染色体片段,该区域大约包含14个基因,每个基因都负责编码一种特定的蛋白质。这些基因的编码过程相互重叠,而由它们共同构成的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参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脂肪的代谢以及激素的分泌等多种生理过程。
如果仅仅是一个或者几个基因的缺失,本来应该构成这个蛋白质的多肽链就少了其中一段,那么身体合成的蛋白质就应该会少一些,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也就会减少。但是,人体细胞里面却存在着很多这样的蛋白分子,它们全部都是由这14个基因按照相同的方式合成出来的。 如果把整个蛋白分子切割成一个个的碎片,重新进行序列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每一个碎片可能含有来自其中一个基因的一段序列,也就是说,这个蛋白质可能是由这几个基因共同合成的。 但是,当科学家检查这些基因在老鼠体内的情况时,却发现这些基因的序列与人体内的明显不同——其中某些基因在老鼠身上是缺失的,而另外一些基因在老鼠身上却是多余的。既然如此,这些基因肯定不是组成这个蛋白分子的原材料。 于是,科学家们又回到起点,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最终得出结论:这些基因并不是构成这个蛋白质分子所必需的,但它们一定是这个分子所特有的,因为从其他物种身上找不到这些基因的痕迹。
虽然这些基因不是构成蛋白质的必要成分,但却可能在调节蛋白质的合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在人体内确实存在抑制这种蛋白质合成的激素,而这种激素恰恰是由上述基因中的某几个基因合成的。 当人们食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后,体内的胰高血糖素水平会迅速上升,以阻止脂肪酸作为能源被利用。而在食用富含糖类的食物后,胰岛素水平会随之上升,从而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上述14个基因构成了一个功能单位,它们一起调控着人体对于能量的摄取和利用。 正因为这样,这些基因的存在形态以及基因序列的微小变化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除了人体自身的原因外,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可能造成同样的结果。比如说,孕妇如果在怀孕期间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比如辐射、药物或环境污染,就有可能导致子代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增加。最近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发现,父母双方中有一个人患有糖尿病,则子女未来患糖尿病的风险将上升35%,而如果父母均为糖尿病患者,风险更会达到89%;而若父母均血糖正常,风险仅为2.6%。这项研究还表明,与母亲遗传相比,父亲遗传所带来的高风险更有可能发生在男性身上,而母亲的遗传则更容易发生在女性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