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产生不良贷款?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企业的不良贷款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无非就是两种,一是企业贷款逾期还款,形成逾期贷款,二是企业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形成违约贷款,当然,有些特殊情况,比如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放贷,造成银行资产的损失,这种属于银行的监管不力导致的企业的不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暂且不说。 那企业为什么要产生不良贷款呢?归根到底是因为资金出现了问题,或者说是融资出现了问题,那么为什么融资会出现问题呢,无外乎以下几点:
1、企业的经营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现金流断裂,无力偿还债务;
2、企业通过正常的渠道已经无法融到资了,这个时候如果有债权人催债或者是起诉你,你的账户进账有可能会被冻结,财产有可能会被拍卖以此来偿还原告的债权;
3、企业可能本身是有价值的,他的资产是能够值钱的,但是他的信用已经破产了,在银行心目中已经是失去了信誉的代表,即便有资产也无人愿意收购,或者说他的资产变现能力非常弱,因为没有人敢跟他进行等价交易,他一旦将钱打过去,你就很有可能跑路,或者说他欠了很多人的钱,每个人都要走一遍诉讼程序,最终这个钱还是没办法要到,你说你是债权人吧,好,我让你执行他的财产,你说你没有被执行权吧,好,那我只能起诉你,让法院判决你这个债权是有效的,总之,企业出现债务以后,债权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除非你能够提供新的担保,或者是重新签订协议,降低你的风险程度至可接受的水平,否则,你想躺着把钱赚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企业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外部的原因包括经济下行、市场不景气、经营管理人的意外死亡或 disappearance、被诈骗等等。企业内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管理失范。相当部分的不良贷款的发生是企业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存在管理失范现象。一方面部分借款企业缺乏诚信,隐瞒真实信息,提供了虚假的申请材料。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违反约定,改变贷款用途,通过关联交易、财务造假、恶意抽逃转移资产等不正当手段逃避银行债务。还有一部分企业自身管理混乱,企业主“大权独揽”,企业员工只听企业主一个人的“话”,财务、人事均不受企业总经理的管理,造成日常经营资金大量不明开支、企业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二、担保无效。借款企业在申请银行借款时,一般都提供了相应保证人或抵押物,但保证人或抵押物不能确保实现债权的比比皆是。企业不良贷款中由担保无效而形成的占有较大比例,主要有二种情形:一是借款保证人或企业关联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以涉嫌贷款诈骗、合同诈骗等方式将借款占有使用,保证人已经资不抵债,贷款难以收回;二是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不愿帮忙还款。
三、决策失误。从借款企业本身来看,导致企业不良贷款发生,企业自身原因占有相当比例。因决策失误形成不良贷款占比很高,主要有过度投资、投资方向不当、不切实际的固定资产盲目“上马”、经营管理不善、技术落后等,最终造成亏损,资金链绷紧甚至断裂,最终导致银行债务无法正常偿还。此类不良占比较大。
四、资金流失。相当部分的借款企业主缺乏投资经营经验、生活上“天马行空”、道德品质败坏最终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部分企业主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资金直接划入个人账户乃至配偶或子女、亲属等个人账户,随意支配用于投资、挥霍使用,而用于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正常经营困难,最终无力归还所欠银行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