詬字在五行属什么?

席德宏席德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詬”字的字义演变过程如下(图片可点击放大): “诟”是个古字,始见于金文(小篆见上图),其本义当与“后”有关。甲骨文里有“後”的字形,从“午”,像人披发而跪,表示时间上的“先”和“后”;也有“后”的字形,从“酉”,像人跪着,手捧酒器以祭祀。

“后”的金文字形作“后”,说明此时“后”的本义已经由“时间”引申为“君主”之意了。同时,这个字形也说明了“后”的字音来源:“后”在甲文中读hòu,金文和小篆中都读hòu。 那“诟”字是怎么来的呢?“诟”金文作,像一个人手持器物打人,有辱骂的意思——其实也就是“后”本义“辱骂”的引申义。

因为“后”是君主的意思,所以“诟”的本意就有“责骂朝廷命官”之义了,如《汉书·翟方进传》:“郡国守相诬劾罪辜超过律条,皆坐黜免,或诛灭家族。其治行不及中者,便受‘垢’、‘诟’之称。”“垢”、“诟”连用,指代贬义意思很明确。

“诟”引申为“丑恶”、“卑贱”等义,这似乎与“后”引申出的“君王”之义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由阴阳两类物质构成的,阴阳交合形成新的存在物,阴盛阳衰则为“辱”,阳盛阴衰则是“诟”。

《周易·坤·文言》:“直,故能容人;坤,厚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孔颖达疏:“谓地势博厚,能承载万物。地虽厚重,犹日行月运,左旋右转不能暂停。德虽广大,能包容万有所不为。”这里把天、地把人的德行和胸怀相比拟,可见人的德行也要宽厚,否则就会象地上的山脉一样,孤傲、窄狭而不可接近。

因此“诟”字含有贬义也是理所当然了——“臭”也是阴阳不调的意思,故引申为“臭”。 由“阴阳不调”再引申,“臭”指气味难闻,而“垢”则是“污秽”的意思——这都是不好闻、难以看到的东西,所以“垢”、“臭”连用时,含贬义。又由于“臭”本指气味,再由气味联想到“饮食”,于是“臭”又有食味不好的意思,从而引申出“糟蹋”、“败坏”等意义。这些含义都是“垢”、“臭”同源的结果。

陶茂盛陶茂盛优质答主

在中国的五行体系中,“讠”部字大多与口舌、言语有关,因此,讠字旁的字大多为火属性。“訟”字也不例外。从字形来看,“訟”字从言从公,本义是指诉讼,引申为争论、辩解等。在《说⽂解字》中,“訟”字被解释为“争也”,即争辩、争论的意思,而争辩、争论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言辞,属火性。

除了“訟”字的本字外,其繁体字“詬”字在《康熙字典》中被解释为“语责也”,即责备、斥责的意思,也有强烈的口舌争斗意味,也为火属性。

在使用“讠”部字时,要注意其火属性的特点,避免与水属性的字搭配使用,以免形成相克之局。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字词,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