塏是什么生肖?
“塏”字是个形声字,其形是“酉”,其声是“贾”、“古”“狗”。《说文》解释为“酒器也。从酉,声如字。”可见这个字最初的意思是指酒器而与喝酒没有直接的关系。《尔雅•释宫》有:“西序谓之坫(diàn)。”郭璞注引三国魏张揖曰:“今之爵坫也。一曰盏。”可知魏晋时“盏”指酒器。唐代颜师古注《汉书》称“盏”亦称“巵”。宋代苏辙诗云:“碧纱笼影灯前照,红烛烧空酒杯干。”这里“酒杯”的“杯”字即“盏”字。由此可证“盞”字指代饮酒所用的器具,也就是酒器。
由字源上可知道“盞”最早的意思是表示酒器,那么“盞”用来指代的动物就很好理解了——牛,古人宴饮时要击鼓助兴,席间往往要表演“舞耕曲”——模拟耕作的场景以取乐,这显然是有酒的宴会才能举办的娱乐活动。而且“耕种”需要农具,农具有“耒耜”、“犁铧”,自然也有“酒斗”。
而且根据古代礼仪制度,天子用九鼎祭祀,诸侯只能用七鼎,卿大夫只能使用五鼎,而普通民众家用三鼎。《礼记•玉藻》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五有六,诸侯十二,卿大夫八,士四;天子之簋二十四,诸公十六,诸侯十二,卿大夫八,士二。”这里说的“鼎”、“簋”其实就是指代烹饪食物的器皿。
同样的道理,“酒斗”的“斗”其实是表示量器,而与饮酒是否醉意无关。周代的一升叫做“盎司”。汉代的制酒单位是“斛”(后来也用“石”)和“升”。唐代则用“斗”来作为计量单位,而宋代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鬥”字的本义就是量器的象征性符号。既然是用来表达量器,那么这个字最早代表的动物应该是一只充满酒量的羊。因为羊在古代是宴饮的重要食材之一。《仪礼•特牲馈食礼》有:“宰夫彻豆命酒……二献。”这里说的是主家招待客人的过程——先上一斗的酒让客人喝个够,等客人喝得差不多了再进行下一次敬酒。
因此“鬥”字所代表的动物应该是羊。因为羊在古文字结构中像一副被架起来的样子,就像是被倒过来放着的量器的样子,于是又引申出“颠倒”“倾斜”的意思,进而有了“错误”“凶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