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企业为什么亏损?
因为市场行为是动态的,需求会随着供给的变化而变化。 当一个行业的新增供给受到限制(通常是由行政命令实现的),需求又比较旺盛的时候(通常由于供不应求导致的涨价),行业利润率非常高,比如之前燃油车行业处于卖方市场时,中石油、中石化的利润率经常超过50%。当行业面临供给增加、需求下降的时候,利润率就会迅速下滑到零甚至为负值。 互联网行业有一个著名的“雪莉定律”,指出在网络泡沫时期,所有公司都赚钱;在崩溃期,所有公司都亏钱。这是因为在泡沫阶段,任何新进入者都会被高收益所吸引,从而迅速增加产能,而在此之前先发优势已经使先进入的企业获得了定价权。随着产能急剧增加,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所有企业都亏损了。
当然,雪莉定律只适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而现实中的绝大部分行业都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例如石油石化行业,虽然国内三大油企每年都在巨额盈利,但整个行业实际上是一个寡头市场,而且由中国政府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在互联网行业,百度、阿里、腾讯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市场支配地位。 在这样的市场中,新增供给和需求都无法快速调整,于是行业盈利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这些企业“亏损”。因为当市场价格低于成本的时候,厂商停止生产,市场供需平衡,这时利润率为零,但成本仍然要支付,所以说是“亏损”其实是不合适的。
作为一个垄断厂商,它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仍然是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但在垄断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不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从而MR也向右下方倾斜并具有小于零的斜率,而且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的位置高于MR曲线。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而且厂商所面临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水平的。但垄断厂商的MR小于价格,并且其自身的P不是水平的。这些差别是垄断与竞争差别的重要表现。
一个垄断厂商按照MR=MC确定产量,并在这个最优产量的水平上,根据需求曲线确定自己能销售这个产量时的价格。在MR=MC时,厂商的产量为Qm,价格为Pm。由于在产量为Qm时,这个厂商所选择的价格Pm高于边际成本Cm,所以这个厂商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厂商的利润可以用价格Pm与平均成本ACm的差额以及产量Qm来计算。该厂商所获利润为图中带点的矩形面积。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由于在产量为Qm时的平均成本低于价格,所以利润为正数。如果平均成本高于价格,厂商就要亏损。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上,如果价格还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要关门。此时厂商的短期亏损额为价格Pm与平均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乘以产量,该亏损额由图中带黑点的矩形面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