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凛冽四字成语?
凛冽
lǐn liè
严寒。
《史记·孝武本纪》:“令祠官为博山车,盛以桂条蕙香,使使者峨巾而入。”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吴 陆賈 曰:“峨巾,今之幅巾也,取其凛冽之貌,因名焉。” 清 方文 《冬夜读汉书》诗:“凛冽严风起,孤镫坐夜深。”
严峻;冷酷。
唐 吴筠 《步虚词》之十九:“灵关常昼辟,五老夙来登,歌颂谁与和,金石韵铿訇,凛冽玄凝风,森罗大幽庭。” 明 袁宏道 《送王象之入闽序》:“闽 人多才而轻死,多轻死而少义心,是以风气往往刻削而凛冽。”《明史·王希烈传》:“希烈 为政,刚烈峭刻,吏民凛冽畏威,多能行其志。”
形容刚烈。
《新唐书·张玄素传》:“今既位号定,法令行,上下相安,若不能革心厉己,兢兢以事社稷,而袭前之弊,臣恐大位凛冽,非宗庙之福也。”
形容词。 (1) [severe and piercing;bitingly cold]∶严寒凛冽的北风(2) [cold;harsh]∶严峻;冷酷凛冽的面孔
凛凛烈烈
严冷貌。 汉 刘桢 《苦寒行》:“北游登 灵山 忆往寻故人,不遇增远情。行行天未晓,风息尘气平。白杨何萧萧,光影散离宫。徘徊易神思,依恋独深情。寝徘徊于茂林,共明月而抚弦。仰理想之悲风,心忉怛兮若抽,厉鬼摧。凝冰霜兮雰雰,列卒起兮塞云端。布鬵石兮砺剑,鸷风驰兮猋乱。河冰峨峨,长岱泱泱,俯视万木,迥然悲凉。师尉已起,士马夙征,横阵外垒,牢落起行。振我精兵,抚剑高会,威命如雷,戎马仰秣。将举神谋,躬览威戎,乘舆东运,旌旆西雄。寒风拂野,薄障南冲。岩不遗智,奇不在穷。举不留行,兵不暂隆。横行天堑,直入西戎。” 三国 魏 嵇康 《送秀才入军》诗之九:“厉夜浸星,飞飚鸣籁。俯视清波,仰看洪旆。萧条风树,悲慄心楄。” 宋 张耒 《冬至后雪登岳阳楼望君山玉壶》诗:“朔风号林莽,惨切生凛冽。”《红楼梦》第七一回:“只见五凤楼下,灯光晃亮,十分热闹。贾母乃命小丫头速去打听,回来皆不知道。贾母细看,又似个人,命人到五凤楼下叫人,连叫数声,都无应者。小丫头又回说:‘老太太不进园罢,园里神鬼太多,恐有不测。’贾母道:‘胡说,外头的神鬼倒怕,咱们自己的神鬼怕什么。’”
凛然凛冽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诗经·郑风·羔裘》:“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郑玄 笺:“我本此子之故,欲与相尊,见其容色不庄,言则不逊,我今自处于慢鄙矣。” 孔颖达 疏:“人君之容,敬慎为贵。”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钦圣 圣母,有淑圣秉彝之质,有端庄靖慎之容,有仁孝温恭之仪。”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闽海》:“而 闽 总督 左宗棠 虽有慷慨之气,而端重庄敬之容,威严果毅之性,尤可为儒将之仪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