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哪里看戏?
1月26日,西安人民剧院,由陕西关中易俗社、西安三意社联合制作的秦腔历史剧《大鸿米店》将正式公演,“当古城西安的观众看到我们制作的秦腔《大鸿米店》时,一定很特别”,制作人王勇说。事实上,这出戏早在1995年就已赴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巡演,并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最高奖项——牡丹奖。此次重现西安舞台,加之新的舞台视觉设计,被王勇称为“全面升级”。
不过,更多观众或许对于今年的春节期间在央视三套、八套现场直播的四川民间艺术团演出的大型民俗戏曲《变脸》还有点印象。事实上,这种集民间绝活于一身的“变脸”艺术,最早的形成却与长安有关的戏曲。
“变脸”与秦腔源于明清
2006年5月20日,“变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2月14日,“变脸”艺术入选美国文化遗产名录。“变脸”又称呼“变幻脸”、“换脸”,始于明清,是原始的戏曲演员在演唱或表演中,通过演唱者本人用眼、眉、唇、喉、鼻、牙等部位的运动,与演唱者的身心、情绪、思维、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2013年,西南大学陈华伟教授在秦腔的基础上专门展开了变脸术相关研究。2014年6月24日,陈华伟在回答人民网“变脸是不是封建迷信”的提问时介绍,秦腔是古老的中国戏曲之一,“变脸”作为秦腔的典型特征,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变脸”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表演程式,如擦声变脸、摸脸变脸、踢腿变脸、转身变脸、甩发变脸、吹火变脸、跌撞变脸、丑角变脸、水鼻变脸、吹火变脸、黑脸变脸、花脸变脸和神仙变脸等。在表演时,演唱者根据不同的角色,选择不同的变脸符号;不同的变脸符号,又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变脸文化是表演者内心世界的外化。”陈华伟说。
由于戏曲表演常以程式化动作演目,人物情感的变化并不是以直叙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扮演者肢体的形态和动作来间接表述。在一段秦腔曲牌中,通过脸的变脸,使观众产生一种审美期待,以想象填充具体的表演情境,感受不同脸谱所象征的角色内心世界,这样,艺术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