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要上几天学?
今年寒假,我们学校是从1月17日开始放假,2月13日返校报到,2月14日正式开始上课。 也就是说这个寒假一共放了29天假! (国庆假只放了5天,其他都补到了寒假。) 但是为什么感觉寒假比暑假短多了呢? 因为这二十多天的寒假被我们过成了这样—— 每天睡到自然醒~ 起床第一件事是吃妈妈准备的早饭~ 吃完后看会儿电视或玩会手机再去睡个回笼觉~ 醒来已经中午了!吃个午饭然后看看书或睡个午觉~ 下午起来吃晚饭,饭后和妈妈一起看看电视,散散步。 这样的日子太舒服了哈哈哈简直不想开学!然而这样的生活其实是很不健康的,我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多陪父母聊聊家常、帮助他们做一些家务,而不是每天都睡到太阳晒屁股,醒来就在思考“今天该干什么”中不知所措。
所以看到问题后面的追问写一份长一点的解答。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得出的,其中就包括了人类大脑和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人的大脑是有记忆力的,你的大脑在记住知识的同时也会形成一个固定的运作机制。你平时的思考和日常活动会在脑内形成一系列神经过程的传递,这些传递又会被固定下来成为脑内的“电路”或者“模块”。
虽然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同,所处环境也不一样,但是大脑的工作原理却是差不多的。 人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首先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受器把外界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然后通过相关的大脑皮层和神经传递物质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各相关的功能分区,最终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直到你的大脑形成对整个事物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止。
比如当你学习一个单词时,这个单词首先会被输入到大脑的相关区域,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最后被保存下来。当再遇到这个单词的时候,相应的反应就会被激活,从而形成对这个单词的认识。如果第一次的记忆不够深刻,那么在大脑中进行一系列的恢复和复习之后,最终也是能被记住的。 但如果你总是让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没有任何刺激它进行活动的机会,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再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了。因为大脑就像一个肌肉填充模型,你用进废退,长时间不使用就会退化。所以即便是在假期,你也不应该在长时间地沉浸在无聊、无脑的娱乐项目中,这样才能让你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同样,人不是机器,也不是植物,不可能完全按照设定的程序来运行。人的大脑有复杂的结构,也会产生很多你无法控制的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会影响你的情绪和情感,让你产生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想法。
你在假期里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行为,例如突然很想购物、大吃一顿或者疯狂锻炼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是你大脑中某些区域发生短暂性功能紊乱的结果。 当然,我并没有贬低机器和学习的重要性。我只是想说,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而且人与机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意识。
我们在使用大脑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机械性地学习和刷题,还应当注意对大脑的保护与训练。否则一旦大脑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和反馈回路,再想纠正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