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坛有什么不同?
我是从梁朝伟、张学友、刘德华那个时代开始听粤语歌的,当时觉得香港的歌手曲风非常多元,风格各异的有那么多:
摇滚有Beyond、黑蝙蝠乐队…… 民谣和慢歌有陈奕迅、林宥嘉…… 快歌有王祖蓝、张卫健…… 还有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这些不老的传说。每一个都那么独特。
而且那时候听华语音乐除了港台就是大陆(周深之前)或者台湾(周杰伦等),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原创音乐人”“选秀节目”之类的。听到的音乐都是磁带里的、电视上的和电台里的,感觉每个作品都很精致并且出自名家之手(虽然后来发现有很多也是翻唱的)。
后来我来了内地上大学,接触了互联网,才知道原来内地也有很多的优秀的音乐人,听了窦唯、郑钧、崔健、汪峰之后,再去听许巍、朴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真的很狭隘——原来看似多元的香港音乐实际上很局限,而原来很多看似“小众”的音乐其实在内地也有一群热爱他的人。只是,再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时,总会有不同的体会。就像小时候听妈妈唱的民谣,总觉得味道好淡好平淡,可是长大后自己孤身在外,听到熟悉的旋律,却瞬间泪目。
现在的我回到了家乡,听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和他们的新歌,那些曾经给我带来力量、感动和回忆的歌儿。那些歌儿还是原来的味道,可我已然不是当初听它们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