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壳入药有什么作用?
牡蛎,中药名。为牡蛎科动物牡蛎的贝壳。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收敛固精的功效。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惊悸失眠;阴虚火旺,心烦骨蒸,盗汗遗精;脾虚久泻,虚寒腹痛。 1、《中国药典》 性味:咸,寒。归经:归肝、肾经。功能: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收涩固精。主治: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惊悸失眠;阴虚燥火,咳嗽痰血;小便淋漓不尽,白带过多;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用法用量:3~9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注意:孕妇慎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2、其他
①《药性类明》:“生用凉,煅用热。”②《本草经疏》:“咸寒,无毒。”③《本草新编》:“生凉,熟温,微毒。”④《医林纂要》:“甘咸,平。”⑤《现代实用中药》:“咸,温,微毒。”⑥《广东中药》:“辛苦,微寒,有小毒。”
①《本经逢原》:“止汗。治自汗、盗汗,属阴虚者。”“龙骨、牡蛎,为固真阴之要药。凡阴虚内热作渴成痨,脉数而虚者,此二药能补阴兼止渴,力能消渴。
②《本草求真》:“治肾虚腰痛。”“腰疼无力,或脚膝软弱无力,每遇劳累,小便频数,梦遗失精。”③《药品化义》:“生津止渴。”(注:以上出自《中国药典》及其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