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五行属木还是土?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说文》:“轩,曲輈(zhōu)车。”段玉裁注:“轩字从车,谓其状如车之有軒然之形耳;非曰其制如車盖也。”
《释名·释车》:“轩,宣也,宣散轩昂之意。”李孝美集解:“今之曲车,皆谓之轩。大而殡宫所乘,中而士女所乘,小而舟车之属,莫不有轩。” 轩,本义是指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与“后”相对——这一点与“马”这个字一样。这种车子,因为前顶高的缘故,人在里面会有“轩昂”之感。
所以,轩的字形,其实就是形容车子前后高低的差异的。至于造字的形象依据,可能确实像有的答主所说,来源于古人结绳记事时,两端高低不同的绳子打出来的结。 那么,这个字形所表示的词,当然是象形的。用象形来指示事物的性质,这是“形旁”的来历之一。
不过,如果根据字形来推断词性的话,那结果往往是错误的。因为文字是有演变的,同一形旁的字形很可能来自不同的造字方式,或者类似字形的字形来源并不相同,它们所指向的文字符号系统却是同一个。
比如“羽”字,金文作“烏”,小篆作“羽”,隶变为“羽”,这些字形变化很大,但你不可能据此判断“羽”的意思发生了多大改变,因为这些都是同源异流的演变过程。
再说回轩。《广雅·释车》:“轩,舆也。”王念孙疏证:“《周礼·考工记》‘舆人’,注云‘舆者,车也。’是轩、舆通也。” 这也就是说,“轩”这个字,从它发明出来开始,就指代一种带有一定弧度且前面比较高的车子。这种车型,今天叫作“轿车”或“汽车”——虽然这两个称呼所指代的现代交通工具,已经完全没有形状上的相似之处了。
轩字,用作人名时,五行属土,轩字读作xuān,用作本意时有高、深远、长,为车前、古典建筑的前檐等意思。引申意义时有高大、盛大、高贵、气度不凡等意思。常用词语有轩昂、轩然大波等。
轩字五行属什么怎么计算
人名用字的五行归属遵从《周易》、《说文解字》、及其它术数典籍中所说:从金的字为金,从木、从林、从禾的字为木,从火、从灬的字为火,从水、从氵的字为水,从土、从某的字为土(如:"磊"字,从三个"石"字,因"石"字属土,故"磊"字亦归土)。如字形未明示五行者,以字义派定其五行。比如"哲"字未明示五行,但字义为智慧,故"哲"字为木。字义亦未明示五行者,以造字法(六书)派定其五行。比如"维"字,字义为联系,未明示五行,但"维"字由"糸"和"隹"组成,根据六书,糸、隹都是形声字,形旁分别为"糸"和"鸟","维"字的造字法是形声字,读音与声旁隹(ju)相同。根据五行归类原则,从"糸"的字为木,鸟为火,"糸"旁表音而"隹"旁表形,故依六书的"声"字,"维"字为木。
五行有相生相克规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人们在取名时,会按相生规律来派定名字的五行,以补不足。
古代文字学家、《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认为造字方法有六种,后人称之为"六书",分别是:(1)象形:描画实物的形状。比如:日、月、人。(2)指事:在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或利用指示性符号造字。比如:上、下、末。(3)会意:并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借其字义合成新字。比如:从、比、林。(4)形声:在象形字上加表意符号构成,或由表示字义、字音的部分构成。比如:桃、梨、樱。(5)转注:用同义字双向注释,如:老、考。(6)假借:借用同音字。比如: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