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宝宝开始吃盐?
1. 食盐,就是我们做菜用的食用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98%)和铁、锰等微量元素。由于目前食物来源丰富,人们普遍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低龄化,国家推荐每天食盐摄入量少于6克。(1克的碘盐大约相当于0.3克碘化钾的剂量)
2. “吃盐过早或过量都会阻碍婴儿的身体发育”是正确的。 原因: 宝宝味觉越来越灵敏,对味道很敏锐,且4-6个月开始出牙,牙齿萌发,喜欢咬东西;
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分泌汗量和尿液增多,通过汗液和尿液流失大量体内的钠离子,因此需要补充额外的钠离子来维持体内平衡。 母乳中钠含量约为20mmoL/L,配方奶粉中也含有一定的钠。
出生第一天的宝宝体重越重,体内储备钠越多,初生儿血清钠浓度可达50~60mmol/L。随着月龄增加,宝宝的胃容量逐渐增大,摄入食物种类也逐渐增多,从奶类为主,到逐步添加米糊、粥、面条等含钠丰富的辅食,直到一周岁后,才逐渐在饮食上与大人接近。【注:由于辅食中富含的营养素较多,尤其是含铁丰富,故应提倡从4个月后开始添加。】
婴儿6个月后,每天从母乳中获得300毫克的钠,相当于1克盐所含有的钠量,完全可以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并且人体所需摄入的钠百分之九十五由氯化钠提供,也就是说等同于我们所需要的钠都是从盐中获取。可见母乳中的钠含量是极为丰富的,加之食物中也含有盐,因此6个月内是不必要加食盐的。
6个月以后食盐量的渐进可以理解为,比如给8个月的宝宝做了豆腐脑,可以放一点点,不要紧。做面条或馒头时是不用加盐的,最好也别加,因为其实已经放盐了。如果做面条时加了鸡蛋,做馒头时加了肉还有菜,其实盐就足够了,再加盐的话就更多了,所以最好在孩子一岁以前都别加盐。因为宝宝的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心脑肝肾及内脏都还不发达,还不完善,如果此时摄入盐含量过多就会加重心脑肝肾和内脏的负担,使内分泌及消化,排泄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生长发育缓慢,影响骨骼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而影响智力及身体的整体发育生长。并且会大大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