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属于五行属什么?
“郡”字的五行,是古人划分五行的方法造成的。 古人在划分五行时,是将“木火土金水”五个字分别与东中西南北联系起来,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与这五位神仙结合,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由于“甲”“乙”为木,所以“甲”“乙”所在的东方就被赋予了木的性质;同理,因为“丙”“丁”属火,所以南方就被赋予火的性质了……如此这般,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东北为土、东南为木、西南为土、西北为金、西方为水…… 在这种划分方法中,只有子午属正位,称为“阴阳中”;其他的八个方位均为偏位,称为“阴阳生”。
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看,东方与西方为阴阳消长之处。在“阳极生阴”的过程中,木火土金水依次得到补充;在“阴极生阳”的过程中,则是金水和土先后得到补充。五行在东方与西方的四个属象之间,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不过,这种五行循环,是被古人刻意限制了的,目的是为了合于“天地人”三才之道。因为“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而人处于天地之间,只有头顶一片青天,双脚踩踏大地。古人将“天在上”的甲、丙、戊、庚、壬五阳天干和“地在下”的乙、丁、己、辛、癸五阴干支相组合,就成了天地人之间的“中间人”——“君子”。
《易经》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乾卦·彖传》称:“大哉乾元,万物资生,乃健行不息……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坤卦·彖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怀山囊海,载食负舟,生生不已。”
古人正是通过这种天人合作的计算方法,来确定世间万物属性的。比如,将一个生命诞生的时间确定在“子时”,也就是23点至1点之间,这时阴阳交接,万物都将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时间的属性当然就是“阳”了;而将一个生命的死亡时间确定在“午时”,即11点至13点之间,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新的一轮阴阳消长即将开始,那么这一时间段的属性自然便是“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