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裁判误判怎么办?
昨天看过浙江与广东的比赛,最后时刻真是惊心动魄啊! 最后一秒,张博上篮打手犯规,杜锋第一时间提出挑战。录像显示,这绝对是篮球比赛里最有争议的一球。从视频回放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吹罚,但问题是,姚明当时并没有看回放就立刻进行了判罚,所以,我觉得这是很值得商榷的。还好,最后的结果是公正的……(为姚明正名!)
还有最后四秒,胡金秋对易建联犯规,同样是一个难以评判的吹罚,但这两次犯规明显是不同的,个人认为,前者更合适发球,后者不应该。当然,裁判是在认真观看后做出的选择,也实属不易。
不过,在周鹏与刘炜争抢的过程中,明显可以看出,刘炜在击倒周鹏后,还握拳捶地,表现出自己的愤慨之情。不知道,这个有没有机会吹罚?(偷笑)
容琳优质答主在CBA联赛里,裁判的判罚出现争议甚至出现“低级失误”,并非一件新鲜事,但本赛季这种现象似乎变得格外“密集”。对此CBA公司也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判罚的准确率,比如通过录像回放确认判罚;对裁判进行培训和调整。CBA联赛官方也设立了邮箱和电话,便于各俱乐部就场上的判罚及时进行反馈申诉。
目前的CBA联赛,绝大多数比赛的临场裁判由1名主裁判和2名助理裁判构成。根据CBA联赛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本赛季开始前,CBA公司一共征召了46名裁判员,这也就意味着,平均每名裁判要执法不少于28场比赛。
本赛季联赛开始前,就有媒体曝出一些低级别联赛的裁判员参与CBA联赛执裁。而根据CBA公司此前公布的消息来看,CBA的裁判员选拔标准在降低。比如对于年龄的限制,由以前的不超过50周岁,上升到了60周岁。对于体测卡腰围的要求也由94厘米放宽到了100厘米。
为了确保比赛判罚的准确性,每场CBA比赛都会有一名专职的录像回看员,如果临场裁判出现争议较大的判罚,或者教练员提出挑战,回看员就将进入工作状态。
虽然有录像回看员的机制,但本赛季至今这样的判罚漏洞仍难杜绝。11月29日广东客场和北京的比赛,首节还剩3分15秒时场上出现争议一幕,徐杰断球反击扣篮不中,可徐杰落地后直接把球拿在手里了,但裁判却要吹郭艾伦对徐杰有二次进攻的犯规,导致这次争议出现的原因是裁判错把郭艾伦当做北京队的后卫方硕。好在记录台及时叫停了比赛,避免了争议继续扩大。
本赛季CBA联赛推行了新规则,允许各队在一场比赛中有一次挑战裁判判罚的机会。比如针对进攻的24秒违例,或者是否对进攻球员形成犯规,而最终如何判断由录像回放决定。这一举措不仅让CBA的判罚水平更加接近国际篮联的执裁标准,也为教练员提供了纠错的机会。本赛季至今,大多数球队都尝试了此项挑战,而通过挑战把球权要回来的俱乐部并不少。
上赛季CBA联赛便开始实行了“黑名单”制度。裁判员如果进入“黑名单”将被禁哨。对于教练员和球员而言,本赛季的CBA联赛在技犯、违体犯规方面的判罚尺度也在收紧。比如一些技术性的动作,诸如咆哮、拍打、击掌等都会被直接红牌罚下。辽宁队主帅郭士强和深圳队外援朗福德都领教过这一判罚。这些判罚尺度的严格,也是为了避免球场暴力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