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菡五行属什么?
“羽”,繁体字写作“羽”。《说文》解释“羽”字:“鸟长尾曰羽。象形。”说明“羽”是字形象形字,本意为鸟类长出尾巴的样子。所以从偏旁部首看,“羽”字属于“羽”部。
“菡”,古文字形体如下: “菡”字的本义是古代管乐器八音之一“匏(pao)”,即葫芦。关于“匏”的解释有很多,比如: 《尚书·大诰》:“命伯夷作匏(pao)氏。”孔安国传:“以匏为之。” 王先谦疏正:“按,匏,今之瓢也……用以盛酒。” 汉·王充《论衡·商虫》:“凡草木结实,必待霜雪。……然蠡实之应,候不见冰,物无受寒,何故而得成熟?答曰:‘此由阳气在内,阴气在外,内热蒸腾,外寒不得着。’……又曰:‘树生花,子叶皆圆;树生子,子叶皆方。’” 隋·杜台卿《春社》诗:“土润雨痕新,风轻柳带斜。社日双燕舞,农事一齐发。耘田傅种者,负耒满阡陌。山鸡起舞飞,野老欢歌喝。” 清·顾嗣协《牡丹》诗之三:“锦幄初张日未晖,朝香乍喷晓风寒。一帘春卷桃花红,十里河开菡萏香。” 可见“菡”的本意就是指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因此从字源分析,“涵”应该属于“禾”部。
但以上解释都不是我最满意的答案,我觉得“羽”和“菡”都应当属于“火”部——因为所有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其本来意义大多与“火”相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带有这个偏旁的所有字吧! 上面都是些形声字,其偏旁“火”表示这些字的意思都与“火”有关。
比如“煎”、“烤”等字,本来意思是指用火烹饪。 而“淡”、“熟”本指食物烧煮程度,“熟”的古文字写法如下: 那么“淡”和“熟”怎么会和“烟火”有关系呢?这是因为上古时期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够深刻,凡是遇到需要解释的现象往往归为“阴阳五行”之中。比如天上出现的彩虹,被解释为“阳极气盛,阴极气微”所导致的;月亮上的阴影被解释为“有光耀者,日之所照;黑者,月之所蔽”所致等等,类似这样的解释太多了。所以,“烟”和“火”属于“火”部的字也就很好理解了:“烟”是从燃烧物体上飘起来的“烟”;“火”当然是火焰中的那个“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