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汇率怎么来?
汇率(exchange rate),也称为汇价或外汇牌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金融市场中,任何一种资产价格都具有波动性;汇率也会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金融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了解和掌握汇率的相关知识、分析和预测汇率的变动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总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1、宏观因素: 包括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等。
2、政策因素: 包括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3、市场因素: 包括资金供求、利率等。 二、中国汇率制度变革 中国实行的是以间接标价法为基础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放开汇率制度,先后经历了计划汇率制、管理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三个阶段。 目前我国的汇率制度属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调控内外部门资金的供求关系,调节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这一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基础由单一的购买力评价转变为同时考虑了购买力评价和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即:
三、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及调整 为什么要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只有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首先,它可以减少政府干预所带来的成本,尤其是行政成本;其次,它能使国内经济主体更好地适应贸易和投资的风险;最后,它有利于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如何把握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国内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水平等,也包括国外因素,如他国汇率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在选择汇率制度时,既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还要结合国情实际进行适当的选择和安排。 在我国,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