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音五行怎么配?
这个问题挺大,我尽量说的简单些 1、中国古书没有给纳音五行取名的依据,网上搜到的那些什么“易经八卦”“干支五行”都是后人瞎编的,与古书原文风马牛不相及;
2、唐朝李虚中根据人出生的年份、月份和日子确定人的八字,也就是现在最常用的八字算命法。因为一年只有八个月是农历,所以八字又称为“年干支”;月份和日子分别用“月干支”和“时干支”表示(注意,这里谈的干支就是现在紫微斗数的“天干”和“地支”)。李虚中认为,命理学必须结合这三组干支来推测命运,因此他的著作取名《李虚中集》。
3、宋朝徐子平在李虚中的基础上,增加了出生时辰后第几个小时的概念,这样一天就变为二十四小时(子平法有专门论述这个时间的著作),进而以十二个时辰各配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合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称之为“六十甲子”,用来记日子,至今不衰。由于他比李虚中更重视日干支的作用,故其著作名为《渊海子平》。
4、明朝张秉文著《黄帝龙鳞经》,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十天干依次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配,组成六十对天干,称作“六十甲辰”。此书失传已久,现多引用康熙年间杨春芳撰写的《玄黄集》(即《皇极数》)。
5、清初蒋大器著《梅花易数》,把上面所有的内容都纳入一个体系之中,并增加了他自己独创的内容,如“河图”“洛书”的变化以及“三元九运”等等,为预测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理论建立在“天干地支”的基础上,自然他的这套理论也叫“干支五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