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指什么生肖?

蔚书唯蔚书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全”字,从人、从王(玉)。古人造字,有会意、象形等法。这个字的人和王(玉)结构,表示“全”的含义来自于人的思想和头脑,即人是完全(全面、完整)的。又因为君王是权威的象征,所以引申出“完全统帅、控制”之义。 “肖”字,从肉,从小。小为尖,形象动物幼崽。肖字本指孩子的容貌像父母;孩子成长后,又引申指“相似”,再引申指“效仿”“模拟”。 将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比喻所有的人(全部)思想、行为都受到帝王一样的约束和控制,也就是封建社会“愚民政策”“统一思想”“统一行为准则”的意思。

这种观点在《周易》中也有体现。《易·序卦传·家人》:“家人者,亲之所居也。……故受之以家人。”《易·丰》:“家理细也。……”《易·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治历明时”的改革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用统一的观念和行为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历”就是历史,包括历史上的成败得失和人们的各种戒律。这种统一性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而且也体现在生活理念方面。

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过“春秋笔法”(《春秋》记载历史,每个字的用法都暗示褒贬态度,让人明白是非曲直)、“春秋公羊学派”(《春秋》三传之一,其学派主要见解就是强调春秋时代政治原则和精神对于当代的规范意义),但是真正把这种思维方式贯穿到日常生活的,当推宋代《朱子语类》。

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是在儒家文化体系中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原因就在于宋儒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关于社会、人生、政治的价值观体系,这套体系既包括伦理道德范畴,也包括治国平天下的方略。

北宋理学家程颢说:“吾学虽有所受于先生,然天资何遽不若哉!今之学者,得吾之说而遵行,可致知力行而尽善矣。”意思是说他接受的老师的学说,但是他天生聪明,学起来很容易,只要努力就能达到完美境界(与天道一致)。这里的“学”其实就是指《论语》、《孟子》等孔子弟子以及后代学者对孔子言论的总结(即“经”)。

南宋大儒朱熹说过这样的话:“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人欲即是私欲,天理即是指公平、正义、良知。要灭人欲而明天理,就必须遵循圣人之言,也就是要“学”(学习圣贤的言论和人生经验),否则放任自流,任由个人欲望的膨胀,必然堕入“人欲”的深渊。他对二程的话进行了补充说明:“盖凡天地之间,莫为本原,只有‘仁义’二字。……这二者,仁是理,义是事。……此是天下之公道,人生之至理。”

在儒家文化氛围中长大的人,从小就受到了“天道”和“人道”(即天理和人情)的双重束缚。这种“天道”和“人道”的约束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所谓“化”就是说你要想成为一个道德完人,必须接受这些信念的熏陶,如同花朵接受雨露和阳光一样自然。

崔达君崔达君优质答主

这个题目好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说法呢! 我的理解是: “看一个动物是不是属于某种“类”(比如人类)的,而不是看某动物的某一个特征。 所以,一只兔子能不能叫马,这取决于它是否有四个脚。 同样道理, 一只鸡能不能被叫做牛,就看它会不会下蛋。

这样来看的话,任何东西都属于自己所属的类别,那就不存在什么别的属了; 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切都不成立。 我们讨论的东西应该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想要研究一种哺乳类的动物,我们可以把它的所有属性都抽象出来进行定义和分类。 但是如果说要研究某个生物,而某些属性的具体值却没法确定,那么我们只能从宏观上对之分类——“它们都是能吃的吧……” 如果不是的话,那就不能分在这类里了。 不然就违背了我们一开始所研究的那些属性是什么的意思了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