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热的是几月?
作为一个在上海生活了50多年(加上在外求学,共70年)、退休前一直从事气象工作的老人,可以明确告诉你,上海最热的不是7月份,而是8月底到9月中旬,这个热叫“伏暑”或“秋老虎”,比七月的闷热更加难受。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气温上看,上海全年各个季度的最高气温都在35℃以上,其中夏季(6-8月)高温天占了近八成,春季和秋季各占两成多。 从图上可以看到,上海的夏季高温一般出现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在气象学上称为“末伏”。 然而上海有句俚语叫做“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也就是说大暑和小暑虽然是夏天里最热的两天,但天气已经明显开始变凉爽了。
而真正的酷热是在末伏以后,特别是末伏最后几天,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29℃左右,最高温度经常高达38℃左右。 而立秋之后,虽然白天的温度仍可持续在30℃以上,但夜里的最低气温已经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这种“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天气状况,就是上海“秋老虎”的特征。
其次从气象资料看,每年的“秋老虎”时间都不太固定,早则中秋,迟则寒露。2018年至2021年期间,上海出现了4次全国性台风影响,导致“秋老虎”提前或推后到来。
那么为什么会有“秋老虎”呢?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解释,每年8月初,副热带高压往往会向北扩展,同时其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也开始活跃起来,当它们与北上的冷空气相遇,往往会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天气再次出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秋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