曌五行里面属什么?
“曌”这个字,在古代,读“zhào”(照) 。 “昊”“昊”这两个字,在古代,都只读“hào”,指天(今天,也读“hào”——浩)。 “昊”,字从日、从天,表示“天之明亮”;而“曌”,则从日月,意为“照耀”。 《康熙字典》中,对这两个字的解释是这样的: 可见,两个字古代读音一样,都是“hào”,并且都有“光明”的意思。 但是后来发生了演变——因为“曌”是形声字,所以“瞾”字加了三点水做偏旁,表示与天空有关。
到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名“世民”,为了避讳,把“世”改成“代”,同时“代”又通“待”,因此把“世代”的“世”都改成了“代”。这样一改造,字音字义都没变,只是为唐朝以后文字避讳开了先河。 而“昊”字本有“广大无边的意思”[1],因为和皇帝姓“李”的“广”同音,于是唐朝就开始避讳了——“昊”字改作“宏”字,并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宋代,避讳之风愈演愈烈。据说宋真宗名字叫“赵恒”,“恒”与“衡”同音,有人就提出“衡”字犯了皇帝名字的讳,应该在“衡”字前面加上一个“宝盖头”作为标识。这一做法得到朝廷认可,并形成规定。因而,“曌”字就在“炤”字的前面加了个“宀”(宝盖头),变成了“瞾”字。
至于这个字为什么是“昭”而不是“照”呢?是因为古人用“照耀”来表示“光明”,用的是“昭”而非“照”。 比如“昭昭”,就是一个表示明亮的词: 又如“昭然”,就是显而易见,清清楚楚的意思: 再如“昭如日月”,形容非常明白: 而“照”,古书中多是用于点灯之器——“烛台”的称“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