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顾右盼是成语吗?
左顾右盼是汉语成语,拼音是zuǒ gù yòu pàn,意思是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也指犹豫不决。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刘邦)遂大战,楚兵且破,项王(项羽)复乘,驰,击汉军,杀汉卒数万人,汉军皆披靡,(刘邦)乃大惊,……”刘邦见状急忙向张良、陈平问道:“为之奈何?”二臣答:“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刘邦仍犹豫不决,二臣见状又道:“人皆有敝,行久皆倦,今我乘楚困而进攻之,其势必败,今日不取,必为后患,且天赐良机,不好而失之,又何时能有?”刘邦仍不决,二臣急了,再道:“武王伐纣也曾遇到这种情况,当左有沧兕,右有白虎,后面有赤熊,前面有朱雀,后面有青龙,还有云神雨师,共八千诸侯在孟津会盟时不想伐纣,等第二年遇到此情况时就当机立断进攻商都朝歌,才成就了八百年基业,大王切莫错失良机,悔之晚矣!”刘不觉豁然开窍,“吾听诸君计,遂困项(王)”,《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刘邦便在二臣的坚持催促下从床上跳了下来,向张良、陈平二人说道:“我听你们的,马上进攻楚军。二臣闻此,急忙“恭身左顾右盼”,答:“陛下圣明”。
如今这个成语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左顾右盼”在实际使用的场合中几乎都用它的贬义,即形容得意或骄傲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