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蒯属什么?
古代中国哲学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物质、行列的意思,“五行”也就是五种物质)相生相克(生成和排斥)的运动变化所构成的。中医用五种物质来概括人类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脏的病理变化也可用五行关系来分析和解释。所以,五脏就是五个要素,五个条件,中医称为五脏系统,而不是五个孤立的器官。同时,五脏系统又分别与人体其他组织器官和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时、五色、五味等等有特定的联系,中医把这些有特定联系的机体部分归为一组,称为“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了解了藏象,就能把握五脏系统与整体的联糸。根据五脏与形体诸窍的特定联糸及其生理功能,中医又把人体分为心系、肝系、脾系、肺系、肾系五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中心环节和外围部分,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就是人体生理病理功能活动的五个要素和五个条件。五个系统彼此相交,五脏相互资生,五脏的生理功能互相协调,病理变化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中医用五行生克规律来分析和解释五个系统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五脏之间的互相资生和互相制约关系的破坏和恢复。
所以,中医所说的“五脏”,不仅包括了现代医学中五脏器官的实质,而且还包括了某些与现代医学分属其他系统的器官组织或生理功能。它们不是简单的类比关系,不是相互包含的关系,而是五脏系统与多个现代医学系统的互相渗透关系。因此,西医的肝病与中医的肝病不是同一个概念。一个“肝”字,由于在中医系统和西医系统中的属性不同,在两门医学中也自然会出现不同的诊断结果。当一个肝病患者,他的中医诊断不是“肝病”时,就不要认为中医诊断错了,中医所要治疗的“肝病”,也并不仅仅包括现代医学检查的肝脏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