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做衣服怎么做的?
我园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满足幼儿多元化的需求,使每个幼儿在起点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及个体差异让幼儿在“做”中感知、体验、学习,让孩子在自由、自主地活动中获取知识、体验快乐。如在组织幼儿学习“可爱的小狗”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创设了不同的情境,让幼儿做小狗、给小狗穿衣、喂小狗吃饭、给小狗梳头、给小狗洗澡等活动,使幼儿在真实、踏实、轻松、快乐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开阔视野、发展思维、获得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故事《聪明的小鸡》是“造型”活动之一。这个故事的主角既不是孩子,也不是老师,而是由孩子们自己来扮演。在活动中,老师只是故事中的角色之一——母鸡妈妈,而母鸡妈妈的故事讲得是什么样的,要怎么样的人物对话,要去到哪一情节,要去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思想等等,这些都是由孩子们来完成的。活动前,老师只是进行了适当的引导与点拨,而活动中,孩子们各抒己见,通过平等的对话,自由的情绪挥洒,完成了对故事的演绎。这样的活动在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少。因而,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儿童出发,向儿童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用儿童的心理去看待、理解儿童,对儿童的“异想天开”和“天马行空”给以充分发挥的余地,让我们的教育更接地气,更有生长力量。
还记得幼儿刚入园时,由于不熟悉环境,哭闹现象比较严重,我们组织幼儿穿衣洗手吃饭等活动,让他们在真实、宽松、自然的气氛中熟悉新环境,使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
还记得幼儿不乐意在小便池小便时,我们教给幼儿“小伞”的方法,让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立的小便池,给他们创造自由排便的条件。结果大部分幼儿在小便池方便了,还有个别在“小伞”上方便了。我们知道小便池对幼儿来说太高,每次小便都要勾着脚,而且尿溅到脚上难受等等原因,使他们不愿意使用小便池。我们经过研究讨论,最后决定:每个厕所都放一个方便上下的小马扎,幼儿自己选择使用。结果,小便池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基本解决了幼儿小便的问题,还有个别幼儿在没人的情况下还愿意在“小伞”上大小便。
为了让幼儿生活自理,平时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折叠衣服,幼儿将衣服对折、折叠后放入箱子,最后收拾的整齐有序。我们还用塑料瓶做衣服和帽子给娃娃穿,幼儿穿针引线为娃娃缝衣服,给娃娃做饭吃,给娃娃洗澡,在活动中幼儿学会了生活自理,学会了关爱、分享、责任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