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辅导?
一年级的小朋友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好,想象力丰富,可塑性较强。在小学数学的辅导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数感、图形感以及逻辑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辅导一年级小朋友数学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怎样辅导一年级的小朋友学好数学呢?首先我们要了解1年级数学上册都学了什么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学习内容有: 整数的认识(包括自然数和整数),十进制计数法; 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整除,除法和余数(学习余数的必要性及含义); 直线和线段,射线,线段,平行和垂直(平角和直角);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及其关系; 角的度量单位和角度计算(周角和平角); 有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绝对值)及运算; 找规律(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以上的知识都是小学1年级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这些内容既涵盖了数学中的大小、长短、高矮等测量性知识,又包含了整除、余数这样的代数性质的知识,还有平行、垂直等几何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属于必备的基础知识。对1年级小朋友的数学辅导就要从这基础的知识点着手。
同时,1年级小朋友的数学能力还没有养成,所以在进行数学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 那要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孩子理解这些知识并加以运用呢?
一、游戏引入 在教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引入,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新知。例如在学习“0”的概念时,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摸手指”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知道手指上有许多细小的关节,这些都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0”就是这些细节的最小计量单位。通过这样玩的孩子比那些单纯听讲的孩子印象更加深刻,学习效率更高。
二、动手操作 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处于爱动手摆弄实物阶段,所以可以在教授孩子新知识时用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思考。比如在教学“位置与顺序”时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大小各异的立方体,让孩子通过观察和动手来感知物体摆放的位置以及顺序。
三、实践应用 知识最终的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让孩子将学习的知识加以利用。比如在学习了“角”后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寻找身边的角,或者在纸上画角等等,以此来加深孩子对“角”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