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生多点执业?
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我想说一点不同的意见。 我爸爸就是一名副主任医师,退休前在一家很不错的医院工作(这个不错是指医疗水平高,不是指关系复杂)。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医生家庭,从我记事起就对白大衣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觉得那是我最喜欢的衣服,穿上白大衣和爸爸一样帅!因此我很能理解医生们对职业的荣誉感。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疑问。因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是利益优先于生命。
以手术为例,一台手术是否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器械药品设备材料技术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失败。而医生在台上的表现仅仅占全部成功的10%而已——其他90%的成功在于术前准备充分,器械药品材料设备完好,环境条件人员配合等等。而这些非临床因素的成功却是可以被量化的——比如每一例手术记录都会详细记载时间温度湿度压力值等等确保将来出现事故有依据。
所以我爸爸他们那一届的医生们纷纷转行了——有钱的赚更多的钱开更大的医院,没钱的赚少一些钱开小医院。唯独那些没有转行的,无一不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人望好口碑佳深受患者爱戴的。
而我爸爸他们这一批优秀的医生之所以会留下,是因为国家需要这样的医生,需要他们的技术需要他们在一线救治病人。但是他们得到了什么?每天被无休止的医疗纠纷缠斗,稍有差池就被患者及其家属告得灰头土脸,身心疲惫。
我妈妈曾经是一名妇产科大夫,她告诉我以前怀孕的女患者从农村来的居多,一来就没完没了的让医生给她开贵的要命的补品,吃了就长胎不长肉,医生不让吃就说医生看不起人。让她多运动多吃青菜却骂医生废话多。生的时候恨不得用所有的亲人和朋友让医生多给关照。产后千恩万谢的走了,然后没多久就来找麻烦,说医生当初怎么怎么不负责,孩子如何如何不好。让我妈妈非常伤心。
所以多点执业在我看来是医生的另一种选择——选择离开让你伤心的地方。我想行医者应该都有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吧,应该都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吧,如果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我希望你们都选择多点执业,去你们想去的地方,做你们想做的手术,开你们想开的门诊……反正有国家补助,够花就行。何必苦苦相逼让医者寒心!
最后奉劝各位患者一句话:医学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疾病确实是命中注定无法挽救的。能够善待我们的医护人员,让他们不再那么寒心,就是最好的治病良方!